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丰收节里好日子 下一条:魅力“金山”放飞梦想的地方
在醉美苏州遇见更强治理
——全市社会治理创新专题研修班培训侧记
  2020-09-25

   烟雨江南,美不胜收。九月的苏州,秋雨霏霏,古朴静旎。入学季的苏州大学,行者匆匆,处处都是求知的身影。 9月14日,带着学习借鉴先进地区社会治理创新经验的强烈愿望,带着汲取新知识、塑造新本领、推动走好走稳“提速产业强市和探路城乡融合”的责任心和紧迫感,全市社会治理创新专题研修班50名学员走进苏州大学,加入求知队伍,开展为期5天的“取经”之旅。 借他山之石,寻治理差距 “苏州作为‘最强地级市’,历来是全国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尖子生’,大家来到苏州,就要主动把自己放到全国领先的‘坐标系’中对标找差,清醒认识到我们与领跑者的差距,认真查找扬中在社会治理中的短板弱项。”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党校校长孙丽君在开班仪式上提出明确要求。 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课程让大家学得更透彻。在吴江区太湖新城社会治理中心,学员们被智能管理平台深深吸引,据了解,该平台实现了社会治理数据分析研判平台、智慧环卫管理平台、智慧执法管理平台等多个子平台互联互通、信息共享,让社会治理工作效率得到明显提高。 “当我们还在卯足劲发展‘法治’,苏州已经进阶到 ‘智治’,彼此之间的差距又拉开了。”市城管局副局长王家金感叹道,这次的学习,让他们及时意识到差距,为接下来补足短板明确了方向,树立了标杆。 走出智能管理平台演示大厅,学员们意犹未尽,围绕“社会治理智能化”展开热烈讨论。大家普遍认为,精准高效的数据服务,是提高社会治理工作水平的重要保障,也是我市当前面临的发展短板。只有各部门、各层级数据信息互联互通、充分共享,让数据多跑路,群众才能真正少跑腿。 闻授业之论,探治理之路 “研修培训,是提高队伍素质、推动工作落实的重要途径。参加研修班的所有同志要把此次研学与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的学习结合起来,准确把握新时代社会治理的“脉搏”,切实找准扬中目标定位,充分认清工作存在问题,坚持对标对表找差距,切实增强学习主动性。”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于德祥在开班仪式上提出殷切希望。 培训期间,苏州大学多位专家学者倾心授课,围绕社会治理创新主题,贴近扬中发展实际,为学员们讲解理念、阐释思路、传授方法。培训内容既有“《民法典》的时代精神和内容解读”“学习贯彻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等回答社会治理“干什么”的课程,也有“社会治理中博弈思想与民众矛盾化解”“苏州社会治理创新的实践与思考”等解决条口干部“怎么干”的课程。 “此次培训课程精准科学、形式丰富多样,既有课堂授课,又有现场观摩、交流讨论,让人受益匪浅。”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姚俊称赞道。 丰富的内容、灵活的形式,激发了学员们的学习积极性。“说句实在话,培训前我觉得我们扬中的社会治理工作开展得不错。”市司法局副局长孙小华坦言,在聆听了专家学者授课、实地走访了太湖新城社会治理中心后,发现自己的工作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我们要努力向服务型转变,提高社会治理的社会化、法治化、智能化、专业化水平,而转变为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迫切需要提高全市社会治理条口干部能力素质。” 结求学硕果,须躬身践行 为学之实,固在践履。在学员论坛暨结业典礼上,4位学员代表登台展示,与大家分享学习心得,交流学习感悟,明晰实践路径。 “经过5天时间的学习,我在醉美苏州、最强地级市,对社会治理工作的认知和业务水平得到了很大提升,特别是网信办如何开展好网络维稳、打造和谐网络空间,有了新的构想。我会把苏州社会治理的先进经验、先进做法,融入到扬中实践中,推动扬中社会治理工作再上新台阶。”市委网信办副主任郭泰莱信心满满地说。 星星之火,照亮梦想;涓涓细流,汇聚成河。思路在碰撞中明晰,共识在交流中形成,力量在互动中凝聚。学员们纷纷表示,一定要把苏州社会治理的经验做法学习好、领会好、消化好,在转化学习成果上下功夫,在付诸实践上下功夫,自我加压,全力加速,奋起直追。 “学以致用,贵在知行合一。全体学员要努力把在苏州培训期间的所学所思所悟进一步融入到扬中产业强市、城乡融合上来,融入到服务群众、为民情怀上来,融入到提质增效、提位晋档上来,在更高起点、更高水平、更高目标上推进我市社会治理工作创新。”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殷晗总结道。 没有比人更高的山,没有比脚更长的路。只要全市上下解放思想、深化改革、创新机制、优化环境,坚决破除各种不合时宜的旧观念、旧思想的束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治理思想,秉持服务型政府的建设理念,推动社会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发展,必将打造成功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新格局。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919190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535584 本月:4211459 今天:24512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