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地专栏 |
 |
|
 |
人大专栏 |
|
 |
政协专栏 |
|
 |
法治扬中 |
|
 |
扬中人医 |
|
 |
党员承诺 |
|
 |
党建工作 |
|
 |
部门预、决算信息公开 |
|
|
 |
|
|
 |
人大专栏 |
|
|
|
牢记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 |
——记市人大代表、油坊镇振兴村党委书记朱纪君 |
|
2019-12-31 |
|
中等身材,气质儒雅,温和中透出刚毅,目光坚定执着,他就是市人大代表,油坊镇振兴村党委书记朱纪君。
担任村党委书记十二年,特别是担任市人大代表三年来,朱纪君牢记初心使命,奋力担当作为,向组织和村民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奋力创新实干
走出经济困境
2007年10月,振兴村处于村级事业发展的最困难时期,村级经济总量不足3000万元,村级收入仅有10万元,村级负债高达90万元。在村党组织换届选举中,究竟选谁带领全村走出这个困境,摆在了全村党员和村民的面前。经过讨论,大家的目光投向了时任村党总支委员的朱纪君身上。朱纪君自18岁起先后担任过村民兵营长、团支部书记、治保主任等职务,后来又担任了村办企业的厂长,在村民中有较好的声誉,在换届选举中众望所归,全票当选为村党组织书记。
面对全体村民的重托,他向自己原有私营企业的合伙人转让了大部分股份,退出企业的经营管理,将全部精力投入到村里的工作上。一方面抓好党的建设,增强村党总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另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积极盘活存量资产,支持和服务企业发展,仅一年时间,经济总收入就达到30万元。2011年,利用扬中港长旺作业区落户振兴村的契机,积极协助政府做好征地拆迁招商引资工作,当年就取得劳务收入近200万元,还清了所有债务,村级经济状况得到了好转。
建设和谐乡村
共创幸福家园
在如火如荼的新农村建设中,朱纪君带领村两委成员认真调研,民主决策,对村级基础设施逐步进行了建设和完善,先后投资500万元新建村级大型灌站三座,组级小型排灌站38座,固定沟4000米;彻底更新全村水泵和配套设施;投资400余万元新建、改建和拓宽了全村的道路;投资300万元新建了村党群服务中心;投资300万元新建了村老年活动中心、农民健身公园和村卫生室,全村村民的幸福感获得明显提升。
朱纪君还十分注重以法治村。振兴村创建了镇江市第一家农民学法馆,通过书画、摄影、漫画、征文、讲座等形式,宣传法律法规。此外,精神文明建设持久深入,成立了村文明新风理事会、村老年文艺宣传队,促进了群众素质和文明程度的提高。
2015年,市重点项目建材物流园落户振兴村,朱纪君始终工作在第一线发挥骨干作用,把征地拆迁的过程变成走近群众、联系群众、亲近群众、服务群众的过程,圆满完成了征地拆迁任务,拆迁群众联名给党委政府送去了感谢信,朱纪君本人也受到党委政府的嘉奖。多年的努力结出了丰硕的成果,振兴村先后获评“全国综合减灾示范村”“江苏省人民调解委员会规范化建设示范点”。
密切联系选民
履行代表义务
2016年11月,朱纪君被选为市人大代表。任职以来,朱纪君积极履职尽责,履行了一个人大代表应当履行的职责。
作为一名人大代表,朱纪君积极参加人代会,投好“神圣的一票”,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代表活动,做到人到、心到、口到,坚决不做“挂名代表”。在依法履职中,努力做到工作有能量,发言有质量,建议有份量。
在履行代表职务中,朱纪君坚持做到勤写建议。每次参加人代会前,为了收集各种建议素材,朱纪君都会走访选民,及时掌握民情,广泛集中民智,准确反映民意。为了提出一个切实可行的建议,都要花近两个多月的时间和精力把收集的资料梳理归纳,力求提出有价值的建议。
“作为一名市人大代表,我一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切实履职尽责,奋力担当作为,始终把村民对美好生活的期盼当作自己奋斗的目标。”朱纪君始终践行着他对选民的承诺,也必将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写下更为精彩的奋斗篇章。
□ 黄卫玲 陈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