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冬至刚过,深冬到位,气温将自此连续下降,就在大家忙着加衣保暖时,这群人却用他们特殊的方式迎接酷寒的到来—— |
我市冬泳爱好者无惧低温畅游长江 |
|
2019-12-22 |
|

“扑通、扑通、扑通……”20日,在新坝镇西江边,一群冬泳爱好者们鱼贯而入江中,溅起的江水借着日光折射,泛起耀眼白点。向前跃入冰水中的冬泳人,像鱼一样摆动着身躯。眼下,接近零度的气温,却冻不住冬泳人的心。
“外人看,游冬泳是一种炫耀,但我们把游冬泳作为对抗严寒的乐趣,还能挑战身体极限。”这群冬日里的“泳者”带头人叫陈文舟,是一位58岁、有着浑身腱子肉的“老头儿”。他坦言这副健硕的身材,全是拜游泳所赐。
临近冬至,陈文舟和冬泳爱好者们会约好时间经常到丹阳毛湾、大港捆山河、新坝西江边冬泳。在相约冬泳的过程中,他们会经常性地谈起第一次冬泳的感受,每个人都记忆深刻。“水就像针扎一样”“浑身僵硬了”“快窒息的感觉”……不过大家也都认为,不管水里什么感觉,游完了上岸就一个字可以形容:爽!
陈文舟说,扬中最早成规模、成建制的组织冬泳活动是在2016年开始的,那时候他们依托市游泳协会成立了扬中盛大中远俱乐部,在像他一样有着接近半职业选手资历的游泳老将们带领下开始了有组织、有安全保障的冬泳运动。
而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了解了冬泳,知道了冬泳对身体有好处,自然也就有更多人加入。俱乐部从当时的寥寥10多人,已经发展到了60多人,其中年龄最大的有60多岁,年龄最小的只有10多岁。
女性“泳者”蒋南充在2006年遭遇过一次车祸,肺部受损。术后,连一个开水瓶都几乎拿不起来。医生建议她可以通过运动来提升自身的身体素质。在游泳的过程中,蒋南充认识了陈文舟、董德贵、罗发祥等一群游泳爱好者们,在与这群游泳老将们的交流中,蒋南充泳技突飞猛进,体力消耗很大的蝶泳,她能游出50米。就在去年,她还代表着扬中业余游泳选手参加了第一届江苏省成人业余游泳锦标赛,获得了蛙泳第三名、自由泳第五名的好成绩。
“喜欢冬泳的人都是很积极阳光的,没有人会说李家长张家短的,也没有人会抱怨生活不如意。”陈文舟说,其实他们一年四季都游泳,即使冬天下雨下雪也不间断。大家经常开玩笑,游泳之后晒晒太阳跑跑步,那种惬意和满足,什么也不换!
这群极富激情的小岛冬泳人,也用这份热爱,取得了一个又一个亮眼的成绩。
市游泳协会副会长张贵龙向记者举例,今年以来,圣大中远游泳俱乐部就组织全市游泳爱好者们参加了8次国际、全国、省、市组织的业余成人游泳锦标赛。“陈文舟去年在俄罗斯海参崴参加中俄冬泳友谊赛获得蛙泳第一名、今年在意大利参加欧洲游泳大师杯赛获得了第4名;董德贵在今年全国游泳俱乐部锦标赛中蛙泳获得第四名;俱乐部前不久取得镇江城市业余联赛团体亚军……”张贵龙掰着手指头,一口气说了一大堆荣誉。
张贵龙介绍,其实每次出去比赛都是游泳爱好者们“自掏腰包”,譬如陈文舟去趟意大利,花费都在数万元。“没有任何补贴,全凭热爱。”张贵龙还说,现在泳协和俱乐部正注重培养扬中下一代的游泳爱好者们。今年来,他们已多次组织全市的小小泳者们参加了全国性赛事,虽然没有瞩目的成绩,但他和他的志同道合者们坚信,将来全国甚至国际游泳竞赛的领奖台上必有扬中健儿的身影。
□ 范永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