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院专刊 |
|
|
|
|
扬中市司法局紧扣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需求,采取多样式讲法、体验式学法、结对式送法三大举措,推动全市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工作有突破、有力度、有实效。
一是凝聚合力,“多样式”讲法全覆盖。健全由市司法局、市教育局、团市委等部门组成的联席会议机制,推动在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上的合作,配齐、配全、配强全市法治副校长,加强对法治副校长、班主任、骨干教师等法治教育培训。充分发挥学校校迅通、家长微信群、安全网络教育平台等进行普法宣传,构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的普法网络。引导网友义工团、宝晋诗社等社会组织参与青少年普法宣传,开展“法伴一生,牵手成长”、家庭普法寻宝大赛、法治诗词吟诵、法治书画巡展等活动。联合市主流媒体,推出“扬扬说法”、“法治在线”等新媒体栏目,制作《法伴成长》、《法治阳光照耀生活》等微视频,利用主题班会、法治教育课等契机组织学生观看,总观看人数达3万余人次,广受青少年欢迎。
二是注重实践,“体验式”学法更精准。充分发挥青少年法治教育实践基地作用,组织青少年学生走出校园,进行“体验式”学法。组织青少年参观体验“希望来吧”、“少先队室”、“静思园”、“未成年人救助站”、“法治长廊”、“法文化教育馆”、“长旺法治文化休闲园”、“会龙模拟法庭”等普法阵地,开展亲子法治体验一日游、“法”海漂流、主题宣教、模拟法庭等青少年法治实践活动,增加青少年法治宣传教育的参与度和互动性,进一步增强青少年自我防范意识和法治意识。今年以来,共组织青少年学生参加法院庭审旁听、开展模拟法庭等法治实践教育活动20余次。
三是关爱帮扶,“结对式”送法有温度。坚持“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引进阳光社区矫正心理咨询中心、青航法治服务中心、检察院“知心姐姐”团队及政法关工委老同志,对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进行“一帮一”、“多助一”结对式帮教,帮助分析其犯罪原因,开展心理健康、法制法规等专题教育,使其尽快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尽早与社会接轨。几年来,我市未成年社区服刑人员没有一个重新违法犯罪或有不良表现。组织志愿者服务队开展留守儿童结对帮扶活动,深入了解留守儿童生活、学习情况,帮助解决当前存在的实际困难,为农村留守儿童送去书包、法律书籍等学习材料,并开展法治教育,使法治阳光照耀他们的生活。 (顾祥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