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村干部深入田间地头助力秋收秋种 |
利民村近30万斤水稻颗粒归仓 |
|
杨蝶飞 2019-11-19 |
|
本报讯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眼下正是秋收秋种的季节,我市大部分地区秋粮已收获完毕。16日,记者在八桥镇利民村看到,村干部和利民农地股份专业合作社的成员们正抢抓晴好天气,翻晒稻谷。该村种植了270亩水稻,产量近30万斤,比去年高出约100斤,现已颗粒归仓。
记者在利民村村委会大楼前、利民纸品厂门口、村里的各大文体广场以及田间水泥路上看到,15名村干部和合作社成员们一起将翻晒后的稻谷装袋,每个人脸上都洋溢着丰收的喜悦。“从种植到收割都不施化肥、不打农药,采用生物防治虫害,整体产量比去年高,因为今年天气干燥,没怎么下雨,而且我们的大米质量也很好,没有采用人工烘干,全部都是自然晒干,晒了有四到五个大晴天,所以口感很好。”村干部、专门负责村里农业培训的农技员陆纪国边干活边说道,利民村所种植的“南粳46”和“南粳5055”品种是江苏省农科院培育的优质粳稻新品种,整个种植过程具有育种早、收割晚、周期长等特点,10月底投入了3台收割机开始收割作业,预计亩产值在4000元。
“农民进到工厂上班后,田地就荒废了,转包给村里后,就想着这些田还是用来种植大米好,因为咱们靠着长江,鱼米之乡嘛,水系好,大米肯定差不到哪儿去,所以还是想做传统农业,走农业集体化之路。”利民村党委书记刘乔荣告诉记者。
事实证明,这条路走得对也走得好。“大米产量高、产值好,村里的集体经济才会壮大,发展有路子,人人都有收益!”陆纪国表示。
记者了解到,“利民大米”一部分除了单位需求外,还有一部分将通过“鑫惠农”电商平台,销往全国各地,“我们的大米每年大概有一两万斤在电商平台销售出去,最远的是寄给了一位河北的买家。”村干部金灵告诉记者,利民村把自己生产的优质大米、红薯等农副产品,包装精美后在“鑫惠农”电商平台实现精准化销售,发挥资源优势,提高村级收入。
据悉,忙碌的秋收工作结束后,村干部们和合作社成员们又投入到紧张有序的秋种作业,预计本月20号可完成全部秋种任务。“考虑到天气降温降雨的影响,地湿地黏,所以要抓住晴好天气进行及时地耕、整、轧、播种,加快小麦秋种进度,确保秋种种得上、种得足、种得好,为明年的夏粮丰收打好坚实的基础。”陆纪国向记者介绍道。
(杨蝶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