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8年前,正直壮年的儿子因车祸半身不遂,妻子为此哭瞎了双眼,刚出生的孙女本是活泼可爱,不料却被诊断出先天性聋哑……当所有的不幸从天而降,顽强的他担起了家庭的全部重任—— |
王永才:照顾三代人 撑起一个家 |
|
2019-11-13 |
|

12日上午,记者来到王永才家时,他正在给躺在床上的儿子王小兵按摩双腿。“你看看,这腿跟个木棍似的,动也不能动。”按着按着,王永才不禁红了眼眶。
2012年,孙女刚出生3天还在医院,王永才骑三轮车载儿子回家途中,被一辆农用小卡车撞上,自己手脚骨折被送到了人民医院治疗,而儿子则更严重,不仅肋骨断了7根,腰椎也粉碎性骨折,被紧急送往镇江抢救了8个小时才保住了性命,但由于腰椎神经受损,被诊断为高位截瘫,从此下半身不能动弹。
由于农用卡车司机没有能力赔偿,至今王永才都没有拿到赔偿金。而为了筹钱治病,家里几乎花光了所有的积蓄,亲戚朋友也借遍了。“儿子出事后,老伴天天以泪洗面,慢慢哭瞎了眼睛,以至于什么都看不见了。”王永才说,如今,自己也已无法出去工作,家里的开支全靠着儿媳微薄的工资、老伴和儿子的残疾补贴以及自己的失地农民保障维持,“由于长期卧床引起的并发症,儿子常常要挂水消炎,也是笔不小的开支。”他说。
祸不单行,几年前,王永才的孙女又被诊断为先天性聋哑。面对命运不公,面对失明的老伴、瘫痪在床的儿子、先天聋哑的孙子,是坚守,还是放弃?他毅然选择了前者。
每天早上6点,王永才准时起床煮早饭、买菜,然后分别端给老伴和儿子;9点开始,是他帮儿子做护理的时间,先用热毛巾擦身体,再做肢体关节按摩,整个流程下来,大概一个小时。天气好的时候,还会用轮椅推着儿子出去透透气,看看风景,放松心情。“擦身子、擦药、按摩,像这样的护理,每天坚持,爸爸年纪越来越大,为照顾我,把几辈子的苦都吃了。”王小兵心疼地看着父亲,心怀愧疚。
眼见着孙女一天天长大,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今年下半年,王永才把到了入学年龄的孩子送到镇江市特教中心读一年级。“周一早上送去学校,周五下午接回来,光是路上就要三四个小时。”老伴陆杏珍说,“每个礼拜五,他都是把中饭提前煮好端给我们母子,再乘11点的公交车到新区,转公交到镇江东站下车,走上一站路再转一次公交到学校,等把孩子接回来天都黑了。”
“一个人照顾一家人,虽然很苦很累,但他们都是支撑着我活下来的力量,一个都不能丢。”王永才说,虽然他没读过什么书,也不会讲什么道理,但他却用真心诠释了一位丈夫、一位父亲、一位爷爷的责任和大爱。
□ 孙薇 方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