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快报文章
 
扬中快报
当前位置:首页 >>快报文章>>扬中快报
扬中快报  
上一条:感恩教师节关爱教师身心健康 下一条:扬中农商银行
建设社区:“社区服务+居民参与”解民忧
  2019-09-10

  
  
  
  
  
  
   在行政村向城市社区转变的城市化进程中,自建房与商品房的杂糅,使得物业管理成为建设社区面临的一个难题。然而,这个即便让原生城市社区都头疼的难题,在建设社区中却没有造成想象中的 “大麻烦”。社区在物业管理上因地制宜的智慧,不仅让23个老旧失管小区重新焕发生机,而且始终保持有条不紊、蒸蒸日上。请看--- 下辖20多个小区,加上外来人口,社区人口达到好几万的建设社区是怎样管控物管工作的?“不敢说我们做得很好,但我们一直用心去做,此外依靠群众,真心换民心,责任心带动积极性。”5日,记者在建设社区采访,简单一句话道出了社区党委书记郭俊峰的“制胜法宝”。 建设社区总面积1.5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000余人。物业管理必须依靠全体居民的共同参与,但如何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起来?据郭俊峰介绍,社区分管物业工作的副书记姜高祥民兵营长干了20余年,他将自己多年管理民兵的经验引入到了社区工作中。社区物管站成立之初,他便着力抓骨干队伍建设,发挥社区班子成员及社区党员、楼道长等群体的作用。 “这部分群体是社区的中流砥柱,尽可能发挥他们群众基础好、群众工作能力强的优势,这跟企业管理有相通之处。”郭俊峰说,和所有社区一样,社区的物管工作开展之初也并非一帆风顺,也有部分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无理取闹,给社区物管工作带来了阻力。 他跟记者举例,去年初一个小区的物业管理费收不上来,有几十户的业主拒不缴费,小区的物业出现真空状态,小区的公共供电也拉了闸。姜高祥带着社区干部、小区楼道长一家一户做思想工作,面对面,心贴心,拒不缴费的业主们也放下了脸面。仅用3个小时的时间,物业费终于有了着落,很快恢复了小区公共设施用电。 此外,社区还对23个老旧、失管小区进行了分门别类,因地适宜、尊重民意,帮它们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物管”。 “业主自治”的管理模式,便是社区服务与群众智慧碰撞迸发出的“火花”。社区内的恒龙嘉苑、春柳花苑都曾经被物业公司撒手,在失管后,社区工作人员积极与小区居民交流、协商,引导成立了业主自治委员会,自己当起了自己的“管家”。成立后的业主自治委员会,不仅使得物业管理工作、交流起来有着“内部人”的人缘优势,而且在物业收费水平上也更贴近居民,告别了功利、盈利的目的。如此独树一帜的物业管理模式,在扬中甚至在镇江地区都成为了率先与典范。据介绍,目前两小区的物业费收缴率达到95%以上,受到小区居民的广泛认可和赞许。今年以来,春柳小区作为物业管理特色亮点,多次接受省内观摩;社区内“水上花城”等一批新建小区,也纷纷前往两个老旧小区学习 “业主自治”的管理经验。 随着社区服务工作的不断推进,成效的逐渐显现,居民的意识也渐渐发生了转变。从旁观者到参与者,从不理解到出大力。郭俊峰说:“今天早上在上班路上,看到一位居民边推着自行车边剥橘子吃。如果是在过去,果皮随手一扔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但现在这位居民将剥下的皮放到了车篮里,找了个最近的垃圾箱再扔进去。看到这一幕,我比什么都欣慰。” □ 范永贵 周建华 严敏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421476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908590 本月:1584465 今天:2891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