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社会民生
社会民生  
上一条:用诚信敲开群众“心窗” 下一条:简 讯
老人“守”艺45年,用匠心书写雕刻人生——
刀尖上的雕刻时光
陈怡帆   2019-08-05

   在八桥村,有这样一位“大师”,他从事木雕、根雕45年,虽是一名草根匠人,但是在全市雕刻行业内却小有名气。他就是杨乔礼,村里人都亲切地称呼他为杨老。 5日上午,记者见到杨乔礼时,他刚买完菜,推着自行车回到家中。打开堂屋的门,一张整齐堆放各种雕刻工具的工作台十分显眼,台面已经被磨得锃亮,几十把大小不一的刻刀和各类木材码得整整齐齐。 “这是平刀,这是斜刀,还有圆刀、三角刀、玉婉刀,每把刀各有各的用处,有的用来削,有的用来刻。”杨乔礼坐在工作台前戴上眼镜,选出一把斜刀,刀柄已经被磨得油亮,他一边雕刻一边回忆起他的木雕岁月。 杨乔礼今年68岁,祖上三代都是木雕匠。1964年,当时14岁的杨乔礼就跟着大哥学习木雕,一学就是5年。1969年,杨乔礼弃艺从戎,开始了5年的军旅生活。退伍后,他做过很多工作,但是木雕手艺一直没丢,后来索性去往宜兴一家根雕厂,从事专业根雕工作,真正开启了他的雕刻人生。“降龙罗汉”“福禄三星”等得意之作,杨乔礼一直保存着。 “好作品离不开好木材。”杨乔礼说,一件好的雕刻艺术品,需要良好的雕刻材质,所以选择木材很重要,雕刻需要木质非常稳定的木性,这样完成的作品才不会开裂,不易变形和被腐蚀。例如黄杨、檀木、榉木、柏木、榆木、茶树的木质都不错。雕刻前,木材砍好了先要去河里洗涮,然后浸泡去浆、晾干,经过这些程序才能拿来雕刻。为了更精准地锯出轮廓,杨乔礼还用毛竹和铁丝自制了一把钢丝锯,这个独一无二的工具归功于杨乔礼的巧思。 “60、70年代的时候,家里女儿出嫁的时候都会定制雕花大床,陪嫁的镜箱、梳妆台都要手工雕刻,杨老手艺好,雕的蝙蝠、喜鹊栩栩如生,好多人都来找杨老定制的。”邻居何桂芳说,以前家具上的图案都要手工雕刻,到了80、90年代开始时兴买西式家具,找杨老定制的人就逐渐少了。但是街坊邻居会不时来找杨乔礼帮忙做一些小玩意,他都欣然答应。 杨乔礼说,自己老了,也不指望靠着这门手艺赚钱,只希望不要失传。前段时间,八桥村“1490”便民服务平台开始挖掘村域内的老手艺,做竹制品、做花圆子、做布拖把的老手艺都有,他觉得非常好,如果老手艺跟上新时代,在“守”艺中融入“创”艺,应该会有更多的人感兴趣,也能让老手艺焕发新魅力。 □ 陈怡帆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52863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36849 本月:1512724 今天:19304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