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头条新闻 |
|
|
|
|
城市文明是什么?是社会文明程度的体现,是公民文明素养的外露。
当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扎根土壤,当创建国家文明城市的春风吹遍大地,小岛扬中竞开芬芳绚烂的文明之花。
以点带面
公园街道换上文明时尚装
翠竹园的“好人广场”、城北公园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主题公园”、同心大转盘的“志愿服务展示园”……春日里,走上街头,除了满眼的花红柳绿,更多了些许文明小景。
“给城市换上文明时装,让公益广告、善行义举、道德文化等文明元素渲染岛城,这既是创文的一种宣传方式,也是城市文明的建设所需。”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市文明办主任严峰说。
于是,去年起,市委、市政府以两办名义出台《关于加强公益广告促进和管理的实施意见》,并建立联席会议机制,对公益广告宣传要求及任务进行部署,重点打造出扬子路、江洲路、滨江大道等3条公益广告示范路,试点推行了金冠华庭等17个“道德新风进万家”楼道文化建设示范点,各城市窗口、企事业单位创文宣传也由此建章立制。
而为使公益广告尽显本土特色,我市还组织开展了设计大赛,建立扬中公益广告库,收集归纳出一整套饱含地域风情、河豚、剪纸等文化元素的公益广告,并应用于各处,使创文宣传成点成线、系统美观,即优化了环境又提升了城市品位,使文明二字入眼、入脑、更入心。
治教结合
扬中规矩变成了扬中文明
曾几何时,“礼让行人”是扬中文明交通推行中的一大难事,现今,却成了大部分司机的共识和不少行人口中时常夸赞的事儿。
为何?追根溯源,得益于我市去年实施的“文明交通百日整治专项行动”。据统计,去年8至11月,我市每天投入警力230余名,对5条严管路、20个重要路口开展整治,重点就非机动车、行人闯红灯、逆行等不文明交通行为进行处罚和劝导,共查违2.5万起。期间,市45家文明单位、17280人次、连续108天参与行动;公交车、出租车率先垂范,推广礼让行人;市交通局还进校入村开展了系列宣传。
此外,从文明交通拓展至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去年,市住建等部门开展了建筑工地围挡专项整治,市城管等部门开展了散装物料运输车辆专项整治等。不闯红灯、不乱摆摊……城市管理的精细化,让市容市貌大为改观,更促进市民养成了良好的文明习惯。
据了解,今年,我市将大力实施公共文明引导“十百千”工程,即:在居民小区、大型商超等10类人流量较为集中的公共场所,设立100个“公共文明引导示范点”,组建1000人的文明引导队伍,常态化开展公共文明引导活动。力求“扬中规矩”逐渐转为“扬中习惯”,更内化为“扬中文明”。
全民共建
大家小家户户种上文明花
“留家产不如留家风,留金钱不如留精神,留家私不如留本事”这是永平村王德祥家的家训,作为村里公认的“文明家庭”,他不仅教育出优秀的子孙二代,更带动了一方村民,永平村这个“状元村”也由此久久飘香文化味。
城市文明需要全民共建。如何做?
结合“进村入户暖企”活动,开展“干部大走访 文明进万家”行动,向全市市民宣传文明新风,发放《文明市民手册》2.5万册;以“公民道德宣传日”为契机,发布“文明扬中12条”,通过漫画解读、亲子绘画比赛等,让小手拉大手,文明入万家;深化“好人选树666”工作机制,去年,蔡双根夫妇获评“江苏好人”、朱宪蓬等5人获评“镇江好人”,全市评选各类扬中好人37名。
此外,变被动为主动,我市还组织开展了“万名职工素养大提升”、“迈进新时代 幸福舞起来”广场舞大赛等;更利用线上、线下两个平台,开展“文明家庭”、“文明家庭标兵户”、首届新时代好少年暨第四届美德少年评选活动,网投累计突破10万人次,“全民参与、共建共享”逐渐成为城市文明建设的主旋律。
□徐琳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