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细微处见精神,点滴中有真情 |
00后公益“雷锋”以小事堆积大爱 |
|
2019-03-21 |
|
“没有东西是与生俱来的,也没有天生的英雄,多少伟大的人物经历过烈火的焚烧,炼就了钢铁一样的意志。为了理想,我们共同努力!”14日晚,潘星宇从书架上拿出 《钢铁是怎样的炼成的》,在扉页写上这么一句话,他在给远方的“弟弟”挑选适合的课外书籍。
潘星宇是市一中九年级的学生,2015年,当时还在读小学的潘星宇跟着妈妈潘志英第一次去湖南古丈山区走访,翻过连绵起伏的山,爬过崎岖陡峭的路,虽然提前做过了解,眼前的景象还是让他震惊了:房子是用木板搭的,屋顶是用塑料布盖的,被褥是发黑的,煮饭的锅是架在三脚的架子上的,孩子冬天是穿着凉鞋的……
向涵就是其中一户贫困家庭的孩子,爷爷奶奶年事已高,妈妈身体也不好,在家养了一些猪和鸡贴补家用,三人常年都需要服药,爸爸在当地打零工,是他们家的主要经济来源。
“山区的生活和我们这里差异太大了!”潘星宇感慨道,“那里的孩子都有一颗走出大山的心,我们想尽自己的绵薄之力去帮他完成梦想。”潘星宇与妈妈商量后,决定资助向涵,这已经是潘星宇妈妈资助的第三个孩子,从此潘星宇称呼向涵“弟弟”,妈妈称呼向涵“古丈的儿子”。
这不,还有一个多月,妈妈又要去古丈了,潘星宇迫不及待地挑出几本自己喜欢的书准备让妈妈带去送给向涵。“过年前,他还跟我一起去商场,亲自挑选了过年衣服给向涵寄过去呢!”潘星宇的妈妈悄悄告诉记者。
受妈妈影响,潘星宇从小学起就加入麦田计划、新坝“三叶草”在行动等公益组织,常常出现在“520夜跑”“一双球鞋的暴走”“情人节义卖”等活动现场,也经常在幕后与志愿者们一起整理暴走服装、捐赠的物资等。每每看到潘星宇在公益活动中忙前忙后的身影,妈妈都颇有感慨:“我父亲以前一直资助一个孩子,现在已经成家立业了。现在我带着儿子一起参加活动,给他传递更多的正能量,让他学会感恩,这也是一种公益精神的传承。”
在外是热心公益的志愿者,在学校,“品学兼优”“热情”“心中有大爱”是大家对他的评价。
“学习又好,人又热心,同学们很难不跟他成为好朋友。”潘星宇的同学孙国斌说,曾经有一次晚上“培优补偏”辅导课结束后,他去拿车却发现自己的电动车胎瘪了,一旁的潘星宇看到了,帮着自己将车推到修车点,还帮他一起将车抬起倒竖在地上给师傅修。“我的电瓶车非常重,在车胎瘪的情况本身就很难推动,他还帮我一起抬倒过来,一直忙到将近晚上7点,我特别感动!”
三月是雷锋月,全市掀起学习雷锋热潮,对于雷锋精神,潘星宇有他自己的理解,“在雷锋生活的那个年代,雷锋是个典型,雷锋精神可以理解为心地善良、乐于助人。在我们生活的现在,雷锋精神是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的精神,也是一种对人友爱、互相的精神,拥有这些品质的人比比皆是,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
□ 肖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