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三江源地区被誉为什么?”“我昨天刚做过这道题,是中华水塔!”;“你学了多少积分了?”“1000多分”。春节过后,油坊镇团委书记柴昊淼发现,原是为青年人实践梦想、实现自我监督才搭建的“青苗成长——遇见更美好”微信群,近日突然改了“话风”,青年们不再只是畅谈健身、诗词,纷纷刷起了“学习强国”,每日打卡、积极推送,真正是不亦说乎!
“每天起床第一刷,就是打开‘学习强国’APP……”说这话的是油坊镇团委副书记姜洲,典型的90后,喜欢新潮事物,可谁也没想到,在接触了“学习强国”后会“一发不可收拾”。
起初由于单位经常通报学习活跃度,她只是“被动学习”,渐渐的,姜洲发现“学习强国”里内容丰富多彩,每天通过APP可以知道很多时事、要闻,尤其是她对里面的党史和诗词特别感兴趣,就这样,姜洲养成了醒了一睁眼,就去“学习强国”打卡报到的习惯,“每天利用吃早饭的时间,看看视频、听听要闻,带着满满的正能量上班去。”
自“学习强国”平台上线推广以来,群里像姜洲这样的青年越来越多,来自各镇街区,甚至周边城市的青年们通过朋友圈加入“遇见更美好”微信群,从今年1月成立初的五十几人到现在的近200人,来自不同年龄层的朋友因为志同道合聚在一起,更因为“学习强国”迸发出新的打卡学习热潮。
“让人意外的是,群里很多来自其他镇区、甚至周边城市的朋友都在大家的带动下,自觉下载注册 ‘学习强国’APP。其中有两位准备参加公考的泰州朋友对‘学习强国’更是赞不绝口,他们认为这个平台不仅方便,而且内容非常对‘胃口’,真的是考前学习的‘好参谋、好助手’。”柴昊淼告诉记者。
“‘学习强国’抓住了新时代学习时间碎片化的特点,更加精准聚焦互联网时代学习方式,特别是对青年干部来说,已成为学习时代知识、提高理论修养、扩展知识视野的重要渠道之一。”而随着群里学习经验的分享,大家不再只是一味地浏览、转发,更是将“学习强国”学出了新花样。
三茅街道党政办的戴烨随身总是携带一本黑色笔记本,本子上没有其他,满满摘录的都是“学习强国”里习总书记的“每日金句”,不光是手写打卡,戴烨学到兴起时还会在群里即兴朗读。“好记性不如烂笔头,看一遍、写一遍、读一遍加强记忆,才能让学习学出成效。”对于这样的学习,他不仅不嫌烦,反而觉得很有必要,“通过对 ‘学习强国’的学习,能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修养,补给精神之钙,更能让我们青年干部的工作高质量开展。”
摘录习语、诵读金句、时评感悟、互动答题…… “青苗成长——遇见更美好”群的青年们每日比学习,晒“积分”,真正让“指尖上的学习”落到了实处。而这样的“指尖学习”正是油坊镇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生动一角。
油坊镇宣传委员徐莺表示,打卡“学习强国”,就是要让群众以最喜欢、最轻松的方式学习,变“被动学”为“互动学”,变“点对点”为“点对面”,通过线上线下联动,使理论学习变得喜闻乐见、有声有色,让群众感到“可亲可近、可学可用”,才能真正让党的创新理论飞入寻常百姓家。
□ 小北
油坊镇青年干部在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进行“学习强国”线下互助学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