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温度降低,“伤心人”增多 |
医生提醒:注意保暖、及时检测、正确急救 |
|
蒋丹 2018-12-27 |
|
本报讯 一直以来,寒冷的冬季被视为心脑血管的“魔鬼季节”,这两天气温急剧下降到0℃以下,记者从市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了解到,心内科的就诊高峰已持续了很长时间。
26日下午两点半,人民医院住院部三楼心内科的医生办公室站满了人,有病人家属前来咨询情况的,有带着洗漱用品等待办理住院手续的,还有已经出院几天又不太舒服再来检查的。市民七十多岁的王老先生,血压已飙至150,感觉呼吸不畅,出现胸痛,医生告知其需要做心脏造影检查。王老先生在家人的陪同下备好了一切日用品打算入院治疗。但问题是,心内科床位已满,就连走廊加的床位也无空余。导医台护士告诉记者,近一段时间,病床每天都是满的,每天都有很多排队等待入院的病人。
心内科主任王秀娟认为,冬季是心脑血管的高发期,因为气温较低,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压增高,增加心脏负荷,导致发病率增高,“上午门诊,我就看了40多位病人。”王秀娟介绍,今年12月份,市人医心内科已有四位病人因急性心肌梗塞而死亡。“在死亡的病例中,有一位患者是半夜起床上厕所时突然晕厥,送至医院已错过最佳抢救时间。”
王秀娟表示,进入冬季,中老年群体需要格外注意心血管方面的健康,不能忽冷忽热,出门要加强保暖,待在空调房间要注意温差;晚上不要进食过多,堆积的食物容易引起不适;有锻炼习惯的请避开早晨最冷的时间段,选择中午或者晚上温度适宜时进行锻炼;平时血压不稳定的要及时测量观察。
针对最近网上广为流传的一种心脏急救法——“在睡眠时如果心脏病突发,立刻口含十粒复方丹参滴丸,或者硝酸甘油片,或者阿司匹林,然后坐在椅子或沙发上静候援助,千万别躺下”,王秀娟表示,该方法有不少错误,切不可遵从。她告诫广大市民,一旦出现胸痛、心悸等发病状况,一定要立即躺下,如果正在行走或开车,那就停止一切动作,保持镇定,有规律地呼吸。另外,心脏病患者一定要随着携带急救药品,如硝酸甘油含片、速效救心丸等。当然,急救药品也不能随便用,比如低血糖患者就不能使用救心丸,患者还是需要提前问清楚医生适合自己的急救药品。
除了基本的急救措施,记者获悉,今年6月,市人医还成立了胸痛中心,一年两次组织医生护士前往各社区医院和各小区,向社区医护人员和小区居民指导心肺复苏术,那是因为在等待120急救的同时,适当进行正确的心脏复苏,可减轻心脏骤停的风险,提高挽救生命的可能性。
(蒋丹)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