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社会民生 |
|
|
|
立新村村民自发组建红枫翰墨园 |
十年积淀绘制乡村“文化名片” |
|
2018-12-24 |
|

写诗作画并非只是文人雅士的“专利”,在新坝立新村,村民咏诗作画蔚然成风,男女老幼乐此不疲,而由村民自发组建的红枫翰墨园也是名声在外,并在本月迎来了她的“十周岁”。
“红枫翰墨园开了扬中村级诗社组织的先河,乃至全省的先河。”立新村里的知名文人常征是红枫翰墨园的主要负责人之一,他向记者介绍现有的20多名会员中有种田能手、家庭妇女、建筑工人、生意人……年龄最大的80岁,最小的才5岁,他们的文化程度虽然参差不齐,但都热衷于诗词书画创作。
谈起红枫翰墨园成立的初衷,常征乐了,“还不就是为了让这些个有着文匠臭脾气的老顽固们有劲可使,晚年图个乐呗!”更让常征自豪的是,大家的作品还曾在市政府的大厅里展示了半个月。
新坝镇政府的文化站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现在红枫翰墨园影响越来越大,在全镇掀起了创作热,甚至全市的许多诗词书画爱好者也慕名而来,参加红枫翰墨园的创作研讨会。
原北京市政协副主席、统战部长沈仁道回家乡后,也慕名参观了红枫翰墨园,并很有感慨地说:“据我所知,到目前为止,一个基层村能依靠自己的力量创办书画诗展的,全中国也为数不多。”回北京后,他还特意写了一幅字寄回家乡。
如果以为这些诗友、画友们组织活动只是老年人的自娱自乐,那就错了。2009年和2010年,新坝镇的两家企业举办了重阳节的诗词书画拍卖会。红枫翰墨园的一件作品从500元起价,拍到了1万元。他们送去的115件作品一共拍了21万元,这些资金最终交给民政部门用于资助困难家庭。
“2017年的时候,镇江市老年书画协会创研基地、扬中市老年书画协会创作基地、红枫翰墨园书画销售中心在红枫翰墨园里落户了。”常征说,红枫翰墨园已经实现“书画进万家、公益传四方”的运营目标。
立新村村干部告诉记者,每年暑假,立新村还会以红枫翰墨园为载体,聘请在职教师和回乡大学生组建志愿服务队,由村里出资,村老年协会、关工委和红枫翰墨园主创人员联手,开办校外辅导站,针对学生在校容易被忽视的思想道德教育和个人才艺等方面进行 “补缺”。10年来,红枫翰墨园还创办了法制教育书画展、咏荷花唱清莲书画展等,如今的红枫翰墨园已然成为了立新村一张靓丽的名片。
□ 范永贵 张康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