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星翌交通:科技强企天地宽 |
科技人才的员工占比率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 |
|
走进星翌交通。 2018-11-14 |
|
本报讯 日前,省工信厅发布2018年江苏省星级上云企业名单,在三星级上云企业序列里,我市一家年产值不到5000万元的小企业却赫然在列,这家小企业如何做到与省国变电气、省盐业集团等省内知名大企业平起平坐的?12日,记者走进星翌交通。
在星翌交通东侧的车间里,记者遇到了企业副总肖宇。他跟企业工程师正一起忙活着对现有的一条生产线搬迁升级。“这个车间里只有一条生产线,但这条生产线科技含量却很高,整条生产线实行封闭化管理。”肖宇告诉记者,这条生产线主要是提升轨道交通列车内部件的防腐蚀能力。升级后,列车的内部件不但抗锈蚀、腐蚀的技术基数上升为两位数以上,更重要的是内部件经处理后更为美观。该生产线的搬迁升级完成后,有望打破国际跨国集团对此技术的长期垄断,为公司进军国外市场铺平道路。
在生产线的尽头,一个十几平方米的小型工作站吸引了记者的眼球。肖总介绍说这小小十几平的房子,却是检测产品质量的关键所在。原来星翌把一个大的质检中心分割成若干个小中心,分散到每个产品生产的一线,确保产品一出炉就能得到及时的质量检测数据。而设在公司的质检中心,利用信息化的终端设备把这小工作站传递来的基本数据再分析、再检测,并形成产品数据备份,为以后老产品质量的升级、新产品的研发提供有力的数据资料。肖宇骄傲地告诉记者,通过信息化手段建立起来的产品质量数据库,他们生产的产品质量近年来不断提升,现在星翌在轨道交通内饰件这个领域中,他们已经分得了很大份的“一杯羹”。
“能与国内外龙头企业分羹,关键在科技人才。”肖总介绍,企业虽小,不到200人,但却有着40余人的技术人员、3名高级工程师和1名技术专家“庞大”的科技人才队伍,科技人才的占比率达到了四分之一以上。此外,星翌每年都会引进巨资进行技术引进,西南交通大学还与星翌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建成了一流的技术引进渠道。通过科技创新手段,星翌交通2年内共16项针对国际市场标准的发明专利问世,行业内的市场占有率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范永贵)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