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热线
热线  
上一条:明华村:安居乐业 民治民享 下一条:我·家乡·祖国·中国龙
腾龙劲舞巾帼风
——“小脚奶奶舞龙队”寻访记
陈旭文   2018-08-18

  □ 陈旭文 据《西来桥镇志》记载,1952年10月,西来桥“小脚奶奶”舞龙队参加了苏南区第一届民族形式体育运动表演会(举办地无锡)。这对如今荣膺“江苏省龙狮之乡”的西来桥镇来说,无疑是一张宝贵的历史页面。然而,时光荏苒,世事变故,如今页面中的故事已随着当事人的先后离世而淡出人们的记忆,以致成为当今急待抢救的民间历史文化遗产。 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在中国人的心中,历来视龙为神圣,封建社会里还形成妇女不能碰龙的戒律。可是在我国解放初期,刚从旧社会走过来的小脚奶奶们竟舞起龙来,这里一定很有故事。带着浓厚的兴趣,笔者多方查找线索,展开对“小脚奶奶舞龙队”的寻访。 故事的发生地是在西来桥南端的老合兴十二圩,这里的农户已在2004年拆迁移住到幸福花苑,笔者便追随寻找知情人。经过几番周折,终于找到一位尚知一些情况的86岁老人杨怀荣。 “这事我知道,当年她们去无锡舞的那条龙,也有我参加扎制的,13节,龙头有30多斤,舞的人要有力气,我也是舞龙头的,那时200多斤重的麦袋子,两手一甩就到肩上了,但舞龙头舞到100把后就吃不消了。那几个舞龙头的女人很有劲,都能挑200多斤的担子,后来都是队里的甲子劳力。”听着杨怀荣老人滔滔不绝的介绍,笔者心中一阵欣喜,真是“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但是,当问起这支女子舞龙队是怎样组织起来的,去无锡舞的情况怎样时,老人却沉默了,只是叹息着说:“时间长了,年纪大了,不少事情记不清了。”他的叹息也让笔者感到失望起来。一会儿,老人说了一个没有把握的消息,他听说有一个当年舞龙头的陈秀英还在,只是有些老呆了,不知找她有没有用。 不管有用没用,能找到一个当事人也是史实证据。根据指点,笔者直奔陈秀英家所在的大兴圩(原南阳19组)。到那里一打听,90岁的陈秀英还健在,于是,笔者迫不及待地去她家。踏进陈秀英老人家的院子,笔者便大声喊着陈奶奶,数遍后,才听到一个浑钝的声音:“哪个啊?”此时老人正坐沙门隔着的大门口,驼着背,呆坐在一张小凳子上。老人眼力差,耳朵背,记忆力极差,连自己的名字也答不上,跟她语言交流太难了。这可急坏了笔者,心想,现在她是唯一幸存的当事人,说不出东西来,这故事咋写呢?但当笔者问起她去无锡舞龙的事,老人突然直起腰来说:“我舞龙,头棍(舞龙头),13节。”说着还站起来摆着身子两手舞起来。“我们还能在地上舞,跪着舞,躺着舞。”除此,嘴里就一直嘀咕着“我力气大,舞头棍”这一句话,笔者只是苦笑着看着她摆弄的样子。突然,笔者发现她不是小脚,便问她:“你不是小脚嘛?”没想到她回答很快:“我不肯裹,偷放的脚。”一会儿她又自言自语说:“我们都是大脚。”嘿,还有门儿。于是笔者贴着她的耳朵大声追问:“哪几个是大脚啊?”她点了点头,似乎听明白了说:“舞头棍的。”噢,笔者也明白了,是说她们舞龙头的都是大脚。根据已寻问到的材料,另一个舞龙头的叫王美英,她的子女们也都说她是大脚,还有一个是谁呢?笔者想再问老人试一试,笔者贴近老人的耳朵放慢语速大声问:“舞龙头的一个叫王美英是吗?”问了数遍,老人才点头:“哎,美英。”这下笔者的信心有了,又慢慢问她还有一个是谁,老人也很配合地想着,好久,才低声说着:“好像是大队的人。”她这一说,笔者好像又抓到了一点眉目。 告别陈秀英老人,笔者到镇里找来《西来桥镇志》,查看西来桥的历史沿革资料。资料中反映很明白,解放初期,西来桥几经行政机构变更,直到1958年成立人民公社后,基层才有了大队行政管理机构,1952年,还处于四个小乡的格局,老人说的大队,只是普通百姓习惯称法。老合兴十二圩是南阳乡辖地,笔者设想着,了解到当时该乡的任职人员,也许就有希望找到陈秀英老人说的那个大队上的人。 笔者为此拜访了从西来桥政府退休的91岁高龄的王福武老书记。老书记虽年事已高,但记忆尚好,而且他还是资料收藏的细心人。问起他1952年南阳乡的情况时,他介绍说:“那时南阳乡有两个女干部,一个任职副乡长,名叫季兰香,一个任职妇女主任,名叫凌美英。”说着便从他保管的材料袋中抽出当时南阳乡人员任职档案,情况对上路了,笔者心中一阵暗喜。“她们还在吗?”笔者急切地问王老书记。“季兰香早死了,凌美英后来嫁给当时的扬中县张立正县长后,就随着去三茅了,退休后也一直住在三茅,如果还健在的话,也是近90岁的老人啰。”听了王老书记这一说,笔者既高兴,心里又有几分祈祷,希望凌美英老人能活着,也希望这位凌奶奶能对当年的事有个良好的记忆。 笔者经几番打听,得知凌美英老人还活着,并在三茅文化新村找到了凌美英老人的家,但又辗转到西来桥老人的侄女家,才找到老人。见到老人,笔者有意识地先看她的脚,确实也是个“大脚婆子”,没错,找对人啦,笔者暗自高兴。老人很健谈,说话不啰嗦,但岁月这块磨刀石,也无情地抹去她对许多往事的记忆,特别是对年份及人名,如不加提示,也就说不清了。不过很幸运,她对“小脚奶奶舞龙队”的故事在笔者的提问后,还能说出个大概来:“我做过南阳乡的妇女主任,季乡长 (副乡长季兰香)很支持我们的妇女工作,她和我一起搞舞龙队的。”“过去不是女的连龙都不能碰吗?你们怎么敢舞龙呢?”笔者直挑主题问。“解放了,人民做主,妇女翻了身,就是要冲破旧思想,有共产党、毛主席给我们撑腰,我们什么都不怕。”老人的语气很坚定。笔者紧跟着问:“舞龙队里的人你还记得吗?”“记不清啦,不过我还记得都是十二圩和大兴圩的人,那两个舞龙头的女人跟我一样都是大脚,力气很大,一般小伙子还挑不过她们,我当时20来岁,也有劲,我们三人舞龙头。”“你们都是大脚,怎么叫‘小脚奶奶舞龙队’呢?”笔者好奇地问。“舞龙队里多数都是小脚,特别是舞龙尾的,那两只三寸金莲,跳到这边又跳到那边,摇啊摇的很显人眼,每次舞都是她们抢了风头,因此小脚奶奶舞龙队也就出了名。那时正搞男女平等,十二圩的小伙子们舞龙名气大,我们妇女就和他们比。”笔者提示加赞扬地说:“1952年全国都在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你们成立女子舞龙队就是男女平等的最好体现。”“对,我们就是要让大家知道,男人能做的女人也能做到,女人能顶‘半边天’。”老人说到这里,还握着拳做起手势来。 笔者接着问起“小脚奶奶舞龙队”去无锡参会表演的事,老人更加兴奋起来,带着十分自豪的语气说:“我们女子舞龙队当时名声很大,西来独一,扬中也是唯一,就连江对岸的武进人也特地赶来看,那一次我们是代表扬中去无锡参会的,我们上场舞的时候,全场人都给我们鼓掌,掌声越大,我们舞得越来劲。站着舞、跪着舞、躺着舞,我们都来,还舞出‘穿龙门’‘龙卷风’‘老龙翻身’等花样,只听见台下人在喊‘扬中龙好、扬中妇女棒’,我们听了热情更高,好像真的把龙舞得飞起来了。”听着凌奶奶的介绍,笔者也情不自禁地拍起手来。“听说你们获奖了?”“获奖啦,”笔者话音刚落,老人就兴奋地抢答,“我们得了一面锦旗,是无锡的妇联主席给我们发的,当时是我作代表上台领的奖,接受锦旗时,我都激动地哭了。” 难怪两位高龄老人一提起去无锡舞龙的事就兴奋,这样具有特殊意义又激动人心的事,实在让她们今生难忘。她们勇敢地冲破了封建枷锁,她们为“龙狮之乡”谱写了历史,充分展示了新中国妇女的巾帼风采。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8246376
位访问者
本年度:35274156 本月:7852216 今天:39614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