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江苏以压倒性思维抓长江生态修复 下一条:如何促进外资提质增效?江苏十二项举措都在这里了!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深化?江苏这样为全国探路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6-06

  

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如何深化?江苏这样为全国探路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邹建丰 2018-06-05 13:17:00

新华报业网讯 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今年5月,农业农村部确定江苏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整省试点省份,要求2018年底完成清产核资工作,2020年完成经营性资产股份合作制改革。6月1日,江苏省政府专门召开电视电话会议,对这项工作进行动员部署。

图片来源:视觉江苏网

江苏各地将如何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目前各地进展情况如何?有什么好的创新做法和成功经验?近日,记者围绕这些问题进行了深入采访。

清产核资 摸清家底规范管理

全面清产核资,摸清集体家底,是顺利推进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基础和前提。1日召开的全省会议上,盐城市盐都区作了典型发言。

盐城市盐都区区长吴本辉介绍说:我们区组织开展了“三清查、三见底”专项行动,确保集体“三资(资源、资产、资金)”底数清、情况明、数字准。资源清查方面,在2016年开展农村承包地确权登记颁证过程中,同步对农村集体耕地、养殖水面等进行户外GPS定位测绘,现场实测集体资源性资产4420宗、14.22万亩,对比测绘前的登记薄,集体土地、水面分别增加0.66万亩、2.19万亩。资产清查方面,从去年5月起,用3个月时间对246个村(居)集体经营性资产台帐、租赁合同及厂房门店产权等情况,进行逐项登记、拍照留印,共登记集体经营性资产918宗、8.96亿元,增加0.9亿元,保证核查全覆盖、数据无差错、台帐无遗漏。资金方面,全面组织清查各村(居)集体财务往来账目、现金账面余额和库存现金,形成了有数字、有图斑、信息齐全的集体“三资”家底数据库,有效解决了家底不清、产权不明、欠款难收等遗留问题。

图片来源:视觉江苏网

江苏省农委经管站负责人说,农村集体资产种类较多、情况复杂。为确保清产核资结果真实准确,要坚持“精准化”标准,学习借鉴南京、苏州等地的试点经验,积极推行清产核资“5432”工作法。要紧扣时间节点,按照农业农村部等九部委通知要求和省里的具体方案,指导集体经济组织逐一盘点实物,仔细核对账簿,弄清资产情况,并将农村集体资产的所有权确权到不同层级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有争议的,可以协商解决,协商不成,可以列为待界定资产。要建立健全集体资产登记、保管、使用、处置等各项制度,以及年度资产清查和定期报告制度,确保资产管理规范。

量化到人 让农民真正得益

清产核资以后,下一步就要摸清村内多少人有权享有这些资产,即人员界定,再确定如何分配,即股权配置,做到量化到人、确权到户。苏州市吴中区委农工办副主任胡伟介绍说,这项工作最难、矛盾最大的就是身份界定:村里农民离村进了城,还能不能享受股权?外来人口进了村,长期工作,能不能享受股权?公平都是相对的,实际上就是个偏向,究竟是偏向原住村民还是外来人口。还有人口增减问题,究竟是生不增死不减,还是生不增死要减?

吴中区的做法是,以户籍和1998年是否获得二轮土地承包权为主要依据界定人员,采取“一人一股”、“基本股和享受股结合”、“家庭股和人头股结合”等多种配股方式配置股权。股权长久固化,生不增、死不减、能继承,今后不管村民到哪里,做什么工作,都不再变动。区里出台文件,对一些共性问题提出指导性意见,坚持“农民民主决策”原则,要求“尊重历史,照顾现实,程序规范,群众认可”,实行“一镇一策、一村一法”,尊重和允许农民创造,还要求操作简便。

江苏省农委经管站负责人说,是否确定为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关系到能否享有集体资产收益分配,这项工作极为复杂敏感。各地情况千差万别,要从本地实际出发,研究制定成员身份确认的具体程序、标准和管理办法,既要坚持民主协商,让多数人认可,又要防止多数人侵犯少数人权益,特别要注意保护妇女的合法权益。

江苏省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展不平衡性明显,目前已开展社区股份合作制改革的行政村(居委会)94%集中在苏南、苏中地区。因此,必须坚持分类实施、有序推进。2015年,苏州市吴中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资产股份权能改革试点单位,去年,南京市浦口区等6个县(市、区)被确定为全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今年,省里又选择14个县(市、区)开展省级试点。各市县也要组织开展自身试点,先行先试、大胆探索,为全省和全国面上工作积累经验。

创新发展 做大做强集体经济

苏州市吴中区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起步早,发展快,在深化改革、构建农村新的治理和发展方式等方面走在全省前列,6月1日的全省会议上,该区作为典型单位介绍了探索做法和成功经验。

图片来源:视觉江苏网

吴中区副区长王卫国介绍说:我们主要在三个方面进行了探索:一是探索试点政经分开。2016年下半年,选取长桥街道7个涉农社区作为试点,探索政经分开改革。2017年,按照“机构职能、人员选举、财务核算、议事决策、资产管理”五个分开原则,在全区推进政经分开改革扩面。二是创新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探索集团公司规模化发展模式,抱团联合,解决单个村势单力薄的短板。如,木渎镇香溪社区等集体经济组织开展跨区域收购优质载体项目,为增添发展后劲拓展空间。三是强化农村集体资产监管。挂牌成立苏州市首个区级农村产权交易中心,全区所有农村集体产权交易纳入平台管理, 2017年6月在全省率先实现集体资产全程线上交易,集体资产不断增值保值。

江苏省农委经管站负责人说,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不是“一股了之”、“吃光分净”,而是为了发展壮大集体经济,并以此引领和支撑农民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各地要开辟资产租赁、企业股份、农业开发、生产服务、联合发展等多种发展路径,推进农村产业融合,拓宽集体经济发展形态路径。同时,要创新集体经济运行机制,发展新型集体经济。这个新型集体经济,新就新在不是传统的“一大二公”的集体经济,而是成员集体边界清晰、集体产权关系明确的股份合作经济。

近几年,苏州等地鼓励农村集体经济组织之间通过抱团发展、与各类经济实体联合合作等方式,创新集体资产运营机制,实现公司化、集团化管理,有效提升了集体经济市场化运营水平,各地要结合实际学习借鉴。对于缺资产、缺资金、缺资源、缺人才的经济薄弱村,要建立健全挂钩帮扶机制,采取强村带弱村、机关事业单位定点帮扶、村企结对共建等办法,帮助其选择准、发展好产业项目,增强内生动力,以强村带动脱贫增收。

交汇点记者 邹建丰

标签:

编辑:陈彤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067579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128071 本月:803946 今天:30449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