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传承经典离不开“时代解码” 下一条:江苏蓝图发展十问 这份答卷请你审阅!
为乡村铺筑“人才高铁”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3-19

  

为乡村铺筑“人才高铁”

来源:盐阜评论 2018-03-19 11:01:00
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路宽桥阔,岸青水绿,乡风更加文明。在增强农村硬实力的同时,我们也应着力增强农村软实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现农村产业发展“高铁速度”。

习近平总书记两会期间参加山东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在乡村形成人才、土地、资金、产业汇聚的良性循环。”这支强大的人才队伍谁来打造,由谁组成,又如何精准地输送到地方?

在农村,修建高铁意味着搭建起与外界紧密沟通联系、带动发展的桥梁纽带。同样,农村还需要一条无形的高铁源源不断地输送当地迫切需要的高素质人才,夯实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

政府应承担铺筑高铁的义务。一边是拥有大量科研资源及高素质人才的高等科研院所,一边是缺乏技术人才支撑的农村。政府相关部门首先应弄清摸透当地农业产业发展情况,了解群众在提升农业质量、效益方面需要什么,主动接触对口科研院所。其次要考虑科研院所转化科技成果的需求,为高科技项目、人才的输出提供必要的平台载体及基础设施建设。在盐城市射阳县,当地政府为了提升蟹苗品质和效益,主动对接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及上海海洋大学,引进中华绒螯蟹“长江1号”“江海21”等优质品种。目前,该县蟹苗产量占全国70%以上,蟹农效益稳步提高。

高铁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一项新技术的引入,往往会推动产业发展质的变革。熟练掌握这项技术的人才则显得尤为重要。高等科研院所应选派那些掌握核心技术,愿意为乡村振兴发展做出贡献的学术带头人,鼓励和支持他们到基层干事创业。高科技人才也应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努力将自己掌握的新技术、新理念尽快推广应用,服务“三农”发展。

新型职业农民则是高铁上的乘客。很多农村青年宁肯外出务工,也不愿在家乡务农,一是缺少农业技术,二是觉得从事农业赚不到钱,没有奔头。农学专业的大学生理论知识丰富,但实践经验偏少。政府应造浓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氛围,培育农民创业典型,鼓励他们到科研院所学习新技术、新理念,带动更多农村青年回归乡土。高等科研院所可尝试在农村建立大学生实习基地、创业孵化中心,借助“人才高铁”输送大学生到农村“实验室”学习锻炼。

近年来,农村的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巨大变化,路宽桥阔,岸青水绿,乡风更加文明。在增强农村硬实力的同时,我们也应着力增强农村软实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实现农村产业发展“高铁速度”。(射阳县委宣传部 戴超)

标签:

责任编辑:孔婧 袁涛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578524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136211 本月:2812087 今天:27033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