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苏州“老铁路”的春运故事:随身总带着“三件宝” 下一条:半生戎马路,一世“护苗”情!九旬老英雄病房里开“故事会”
11年没和家人过年 他们把爱献给了一群特殊的孩子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2-13

  

龙虎网讯(记者 陈盘 通讯员 江长荣)“这里的孩子需要我,离不开。”她正在厨房里准备午饭,锅里的元宵翻滚着热气,她说孩子们马上就要放学了,得加紧做饭。她叫杜建凤,这是她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度过的第11个年头,因为待得太久,福利院里的职工都亲切地喊她“杜妈”。11年来,杜妈与丈夫焦志平没有与家人在一起吃过年夜饭,她说“为了这里的孩子,我没时间照顾到自己的孩子。”今天(2月12日),龙虎网记者走进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探访了这个温馨的“特殊”家庭。

付出:11年他们把心思都放在孤残孩子们身上 女儿称自己才是孤儿

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简称“儿童福利院”),一张张鲜艳的福字挂满了走廊。欢快的笑声伴着各家厨房里的菜香,年味十足,职工们已经开始做起了丰盛的过年饭。“过年那几天太忙了,今天提前把过年饭吃了。”杜妈解释道。她所住的地方是设在南京市社会儿童福利院里的“春晖博爱新和家园”(简称“春晖家园”)。春晖家园由春晖博爱儿童救助公益基金会资助,家庭的“爸爸妈妈”通过社会招募而来。在这里住着四户特别的家庭,每个家庭都由爸爸妈妈和4至5个孩子组成,这些父母与孩子之间并没有血缘关系。

杜妈今年55岁,是所有的“妈妈”中年龄最大的。因为做菜手艺好,杜妈成了今天的“主厨”,过年饭的菜,大部分都是她在做。锅里的菜发出滋滋的声响,杜妈麻利地炒菜洗菜。因为忙,她说自己没有多余的时间照顾自己的孩子。春晖家园刚成立时她就和丈夫成为这里的“全职父母”。11年来,她的女儿已经在上大学,儿子也成家有了孩子。“我女儿说‘妈妈,她们不是孤儿,我才是孤儿。’”

“我女儿上五年级的时候我们就开始在这边工作了,她很独立的。”说到自己的儿女,杜妈显得有点舒心。“他们都挺支持。”说起家人对自己工作的态度,杜妈说“开始时,他们都是不支持的,那时候孩子小。我儿子结婚后有了自己的儿子,我都没时间照顾。儿媳妇也劝我放下工作回去带孙子。可这里的孩子真的需要我,走不开。”

春晖家园的孩子是儿童福利院里比较特殊的儿童,他们都身患某种残疾或是智力上有所缺陷,需要有人全天看护。杜妈说在儿童福利院工作没有休息日,这里就像正常的家庭一样过日子。她和丈夫每天带孩子吃饭上学休息,晚上要给孩子做康复训练,给年龄大点的孩子辅导文化功课。“每天早上6点起床,到晚上8点半左右孩子们都休息,我们就算忙完了。”

收获:6年陪伴让自闭症儿童看起来跟正常孩子一样,让无力者前行

“也有过艰难的时候,感觉自己做不下去了。”讲起这些年来的生活,杜妈很是感慨。“刚开始什么都不懂,所以很多东西都做得不顺利,好在我们每周都会有培训,慢慢地学会了怎么照顾孩子。”杜妈说,照顾这些特殊孩子,“最重要的是耐心、爱心和细心。爱心最重要,没有爱心是干不下去的。”

在杜妈照顾的5个孩子里有一位自闭症儿童,“那时候他跟谁都不说话,我们每天都会开导他,陪他说话,教他练习。”六年过去,这个孩子看起来已与正常的孩子没什么区别。“他现在都会跟人主动打招呼。”杜妈觉得很自豪。“孩子回来后有时会给我捶捶腿,给我搬凳子坐。哎呀,真是开心!”杜妈说,这么多年来,孩子们常给他带来这样的感动。为了这份感动,她想一直干下去。

焦师傅说11年里,他已经送走了十几个小孩,送走的孩子都是被人领养的。曾有一个孩子双腿无力,不能行走。焦师傅每天给他推拿,做恢复训练。孩子逐渐地可以正常行走,后来被一对夫妇领养。送走这些孩子,焦师傅说:“感觉空落落的,就像掉了什么重要的东西。”一位院里的职工说,送走孩子的时候,焦师傅和杜妈常常大哭。

心声:没有意外的话,我们会一直干下去

谈起自己的工作,杜妈说,“我认为在做很伟大的事,我对自己的工作很自豪。”焦师傅说,“没有父母的孩子也挺痛苦的,我们带着爱心来,既是在照顾他们,也是在有生之年做点有意义的事情。”

“家才是孩子最好的生活环境,有家才会温暖,才能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儿童福利院的朱洪院长说,春晖家庭的孩子一般是“无依无靠、无人抚养、无家可归,都是孤残儿。”他们设立春晖家园的目的就是希望孩子能有家的保护,用家的温暖帮助孩子更好地成长。“想要成为‘春晖家园’的父母,应征者需要身体健康、年龄在55岁以下、有初高中左右的文化,自己的孩子还要与福利院的孩子有10岁以上的年龄差。最主要的是一定要有爱心和耐心!”

朱院长说:“希望整个社会一起参与到慈善事业里,抚孤助残,给予奉献。”目前儿童福利院的运营情况良好,除了政府的拨款,也有数十家慈善基金会和机构在帮助儿童福利院。社会上的爱心人士经常会给儿童福利院送去一些物资。儿童福利院会为入住春晖家园的夫妻提供住房和生活用具。朱院长说:“我们也希望有愿意奉献爱心的夫妻能来到我们这里,因为我们这里真的很需要。”

因为不能回家过年,杜妈的儿女有时会到福利院看望杜妈和焦师傅。“一般过完年的初一或之后的几天,儿女会来看看我们,一起吃个饭。”焦师傅说,如果要走亲戚,他们会把儿童福利院里的孩子也带上,不然不放心。

孩子放学后,记者看到了那位杜妈口中的那位自闭症孩子,他主动向记者打招呼:“你好!”杜妈家另一位年纪最大的孩子虽然说话磕绊,脸上却笑得像花儿一样绽放,他告诉记者:“和家……人在一起,很……开心。”

对于将来的打算,焦师傅这样说“没有意外的话,我们会一直干下去。”

来源:龙虎网 编辑:杭程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2907049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480959 本月:3156834 今天:215493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