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稳增长 促改革 江苏发布2018年发展蓝图 下一条:以高质量发展为核心,勇担新时代的“江苏责任”
江苏省两会启幕:为改革探路 让百姓感受生活新变化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1-27

  

江苏省两会启幕:为改革探路 让百姓感受生活新变化

2018年01月25日 21:01
   来源:凤凰网江苏

(2018年1月25日,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摄/胡潇)

“补齐短板,拓展空间,加快跨越由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江苏拐点。”

2018年1月25日,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省委书记娄勤俭为江苏新一年发展提出具体构想。

凤凰网江苏发现,履新江苏两个多月来,娄勤俭已在多次调研和公开讲话中,对江苏发展提出了要“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此外,报告提到的“建立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大兴调查研究之风”更是娄勤俭长期以来执政理念的体现。

寄语江苏,为改革探路

在出任江苏省委书记前,娄勤俭是陕西省委书记。再之前,他曾担任了3年多的陕西省长。从“三秦大地”到“江南水乡”,“让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成为他一惯的执政理念。

2017年10月30日,娄勤俭履新江苏后第一次主持召开省委常委会会议。他指出,要从技术变革的特征去把握发展趋势,抓住时代性需求变化的机遇,赢得先机、走在前列。

2017年11月9日至10日,娄勤俭将南京以外的第一次苏南片区调研地点选在了苏州。

在这片坐拥多家高新园区、产业院所、科技企业的富饶之地上,娄勤俭表示,苏州要在全面从严治党上走在前列,更好地发挥苏州在全省发展中的示范引领作用。

2018年1月10日,娄勤俭在南京江北新区调研时强调,把江北新区打造成长江经济带的创新支点,在新区建设中走在全国前列。

盘点过去的一年,江苏其实早在一些方面走在了全国前列:全省地区生产总值突破8万亿元,达8.59万亿元,增长7.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达8172亿元,同口径增长4.6%;城乡居民收入分别增长8.6%和8.8%。

“跨江临海的江苏,不仅历来在改革开放上领风气之先,而且拥有吴韵汉风、水韵书香的深厚底蕴和独特禀赋,必定会在这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再领风骚,展现新的风采。”在初踏江苏这片域土时,娄勤俭就给出了这样的声音。

让人民在不知不觉中感受生活新变化

(2018年1月25日,江苏省第十二届委员会第一次会议 摄/胡潇)

“推动高质量发展,是江苏作为东部发达省份必须扛起的重大责任。”在一个月前的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娄勤俭以铿锵有力的话语,为江苏的发展定下“主题词”。

高质量发展之路涉及了“经济发展、改革开放、城乡建设、文化建设、生态环境、人民生活”这六方面。其中,人民生活的高质量是解百姓之“饥”,增民生福祉,最贴近、最直接之路。

打赢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仗,关键在苏北,难点在苏北。凤凰网江苏整理发现,在其履新江苏的两个多月中,娄勤俭曾先后调研淮安、宿迁等地,着重关心粮价市场、电商发展等方面。

“面向大多数,关注最底层,集中力量解决事关人们生存发展的‘头等大事’,重视解决影响百姓日常生活的‘关键小事’,把民生难点变成撬动社会进步的支点,让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与发展相适应,在不知不觉中感受到生活新变化。”娄勤俭在此次会上说道。

频频强调“激励、容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

“健全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旗帜鲜明为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不谋私利的干部撑腰鼓劲,让想干事的有机会、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受尊敬。”大会上,娄勤俭如是说。

在此前召开的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娄勤俭首提“三项机制”,即:

鼓励激励,重点要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

容错纠错,重点按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宽容因政策衔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出现的工作失误;

能上能下,重点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

然而,这并不是他第一次提出,其实,早在任陕西省省委书记期间,针对“三项机制”的提出之因,他就曾表示,“我们要营造一个宽容的氛围,对讲错话的基层干部不要揪着辫子不放,这样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娄勤俭推出的容错机制,实质上也是要解决干部工作和干事业的动力问题,扫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便于轻装上阵,实实在在地干出成绩。

这于江苏而言,这也不是第一次剑指“为官不为”,然而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把“约束”与“激励”放在同等位置,并把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系统化、链条化,还是头一回。(文/王晓)

[责任编辑:王晓]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132732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39810041 本月:1485916 今天:166238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