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江苏网络媒体新春走基层活动正式启动 下一条:【领航新征程】拓宽以城带乡新路 盘活土地和农宅资源是篇大文章
这三项机制,关系到江苏每一个干部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8-01-15

  


  

来源: 新华报业网 作者:山之风 2018-01-15 09:37:00

中共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上,省委书记娄勤俭首提“三项机制”,相信已经让不少领导干部“凝神屏气”:

对于想干事、有情怀的干部来说,像是领了颗“定心丸”,甚至有点小期待:好好干,组织不会亏待你;创新干,不小心失误了,组织会更宽容。

对于一些碌碌无为、得过且过的“太平官”“官油子”来说,“三项机制”却是把丑话说在了前头:干不好,您可要让位子了!

据参加江苏省委十三届三次全会的人士告诉“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娄勤俭在讲话中如此阐释“三项机制”:

——鼓励激励,重点要让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的人得褒奖、有实惠、受重用;

——容错纠错,重点按总书记关于“三个区分开来”的要求,宽容因政策衔接、改革创新、先行先试等出现的工作失误;

——能上能下,重点要形成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的有效机制。

这不是江苏省委第一次剑指“为官不为”,用制度激励干部实干担当。此前,省委先后出台《推动干部担当作为防治为官不为的办法》和《关于建立容错纠错机制激励干部改革创新担当作为的实施意见》,以机制来治不为、促有为。

然而在坚持全面从严治党背景下,把“约束”与“激励”放在同等位置,并把鼓励激励、容错纠错、能上能下“三项机制”系统化、链条化,这在江苏还是头一回。


  


  

2017年6月,江苏建立容错纠错机制,首次明确容错5个条件8种情形。

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不断加码,打虎拍蝇如疾风骤雨,“八项规定”涤荡陋习。对于干部来说,纪律底线更高更明,政治规矩更多更硬,再加上经济进入新常态,全面深化改革新要求不断,本领要求水涨船高,干部越发“不好当”了,甚至有“官不聊生”之语。不少人觉得干多错多,不如不干;宁可不干,也不要犯事儿;不求无功,但求无过;不求过得硬,只求过得去……

随着改革步入攻坚克难、爬坡过坎的关键时期,面对当前国内外复杂的经济形势,更需要干部拿出苦干、实干的劲头来,以高度的责任感和饱满的工作热情,迎难而上、主动作为。这种不作为、慢作为、廉而不为、怠而不为无疑成为改革的“中梗阻”,发展的“拦路虎”。更有专家指出,“廉而不为”“怠而不为”,实际上是一种“看不见的腐败”,这种腐败导致官员尸位素餐,决策部署成为一纸空文,最终误国误民。这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提及整治“为官不为”,甚至认为“这个问题极为重要,现在看来也十分紧迫”(2016年1月18日,习近平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上所说)的背景所在。

放到江苏层面来说,进入新时代,江苏面临新目标新问题新任务,无论是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提出的“两聚一高”发展方略,还是这次全会提出围绕“六个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加快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都需要一个良好的政治生态,用娄勤俭书记的话来说,是“既要保证干净纯洁,又要能够奋发干事”。

干净纯洁,已有各项纪律保障;奋发干事,当然也需要制度护航。“三项机制”相互衔接、相互配套,形成了一套比较系统科学、较为成熟完备的制度链条。

让制度发威,还需配套机制,让制度从文件变成实践。“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获悉,江苏省委已经明确:

围绕“三项机制”,要建立科学指标体系,引导干部对标找差,挖潜力、补短板、强优势;健全科学考评体系,以考评领方向、增动力、传压力;强化典型案例积累,使机制更加具有针对性,也更具有可操作性。

“北京西路瞭望”(微信号:xhrbbjxllw)了解到,有关体系和具体实施办法相关部门正在积极制定中,相信马上就要有所动作,真正让创新者、担当者、实干者放下包袱轻装上阵,让有为者上得大家心服口服,让无为者下得自己心甘情愿。

撰稿 山之风

原标题:这三项机制,关系到江苏每一个干部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70708338
位访问者
本年度:117734498 本月:14084728 今天:17248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