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专栏专题
 
专题报道
第二批主题教育学习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专栏专题>>专题报道
专题报道  
上一条:以人民的名义看艺术的真实 下一条:【治国理政新实践·江苏篇】@所有人,小苏有张文明创建成绩单
从《人民的名义》看反腐的坚实力量
扬中市新闻中心   2017-04-06

  

近日,电视剧《人民的名义》在湖南卫视热播,使得沉寂了13年的反腐剧开始了新一轮的复苏。在反腐“永远在路上”的时代命题下,与中国反腐工作如火如荼开展交相辉映的“走心”电视剧,观众对它的呐喊呼声之高几乎是该类影视作品中前所未有的。不难看出,这部映射出中国反腐坚实力量的电视剧,使观众意识到了中国共产党在反腐路上有自我摆出问题的魄力、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解决问题的动力。

反腐之力牢不可破。2015年6月,中纪委宣传部专门到国家出版广电总局、最高人民检察院调研并举行座谈会,希望最高人民检察院加强反腐题材影视剧的创作和生产。在这样的背景下,《人民的名义》从“幕后”走上了“台前”,于是各种腐败问题直截了当的摆在人民群众面前。它展示的是我们党有刮骨疗毒的魄力和“老虎”要打、“苍蝇”要拍的反腐决心。也是基于这样的魄力和决心,观众深深感受到中国共产党有正视问题的勇气和自我净化的信念,这种信念凝成了反腐最坚实的力量之一。同时,作为反腐斗争中不可缺少的部门——“纪委”,在这部有深度现实主义题材的电视剧中却很少有镜头给出,这并不是削弱纪委部门在反腐影视作品中的力量,恰恰是为了该剧能以检察部门为主线,连贯性的反映出反腐斗争的艰难和激烈。不在银幕争功名,在反腐进入“深水期”后,这条路上还有更多的部门做着不为人知的幕后工作,我们从《人民的名义》的另一个微小侧面可以看到,永无尽头的反腐路上,“铁腕”的齐心之力让人肃然起敬。

警醒之意用心良苦。“公生明,廉生威”。不公,难免以权谋私;不廉,自会藏污纳垢,势必会导致暗箱操作大行其道。在《人民的名义》剧中,分局副局长因为表弟被抓泄私愤随意传唤羁押,连普通民警都不可能做的事,一个分局的副局长却为之,让部分观众觉得艺术的手法夸大了现实的真实。从直观角度去看,很多人在清醒时都能明辨是非,就像大小官员都知道廉洁用权,不贪污腐败。而当日常的小问题磨去了理想信念的棱角,慢慢地就是温水煮青蛙。通往腐败的不归路上,往往就是从偶尔一次开始,渐渐地变成无所谓,接着就彻底地进了贪和腐的枯井中爬不上来。惊醒人心是反腐的震慑力所在,也是反腐路上不可或缺的力量。从另一角度看,如果只是简单的把问题看成是艺术夸大的手法甚至是有意的贬低,那么认识不到这些问题的存在,就催生不了反腐问题的内在动力。从内部打破问题枷锁,勇敢的进行自我革新,反腐靠的就是这股内在的坚实力量。

一部好的影视作品,是作者在创作之前用心去把脉观众在新时期的审美脉流,从而创造出贴合观众需求和符合时代要求的作品。《人民的名义》在每个细节之处都有让观众从多个层面思考的动力,既有反腐反思的角度,也有反腐雷霆万钧的实际行动,这是当下影视业中的稀有之品,也是观众好评如潮的原因所在。(菉葭苍苍)

原标题:从《人民的名义》看反腐的坚实力量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298985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1886867 本月:3562742 今天:7447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