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热线 |
|
|
|
大家都在感慨“年味越来越淡了”“过年又累又没意思”的时候,在50后、60后、70后、80后、90后、00后不同年代的人眼里,对于过年的理解虽然越来越不一样,但大家同样有着对团聚的渴望,都有着自己心中独有的年味—— |
春节要这么过才有味 |
|
青晨 2017-02-03 |
|
50后、60后:
想要全家团圆吃年夜饭
“今年你家儿子、儿媳回来过年吗?”68岁的张大爷在买菜时经常被人问到这个问题,他的回答总是:他们工作忙,现在还没有确定呢。张大爷和老伴住在油坊镇,子女们都在新坝上班,也都在市区买了房子,“以前过年还都会回来一起年夜饭、看春晚,现在都成家立业了,有时候就除夕中午回来吃顿饭,下午就各回各家了。”张大爷说,他今年就想一大家子一起吃个团圆饭,热热闹闹的。
“自己还是一个人的时候,会挤火车回家过年,现在有了孩子,就不太愿意回家了。”在广州工作的小徐告诉记者,今年他也有不回老家过年的打算,但接到自己母亲的一个电话后就立即订了飞机票,“我妈妈打电话跟我说,她年纪越来越大了,跟孩子们见一次就少一次了,如果今年过年再不回来的话,又少了一次见面的机会了,还说她已经把除夕夜要做什么菜都在脑子里想好了。”
70后、80后:
多一点真诚少一点套路
过去拜年是打电话或登门拜访,慢慢又转变成短信群发、微信群发,现在甚至直接用微信发红包
拜年了。“发微信红包让过年
变得更新潮和环保,但
也让人情味淡了很多。”徐莹说,有时候七八个不同的人发来的祝福短信都是一模一样的,而且微信好友之间还会攀比谁发的红包比较大,“压力山大啊,感觉这红包要是发小了这交情也就浅了。”
“虽然我们还会看春晚,穿着新衣服去拜年,但是心里总是觉得空落落的,没有小时候的那种兴奋劲。”市民郭先生称,现在回家都是和朋友一起喝酒,感觉像是例行公事,多的时候一天要赶三四场饭局,如果不去还要被朋友吐槽不够意思,有的甚至靠朋友聚会拉生意、攀关系,原来的快乐过年已经变成了“度日如年”,他希望今年过年能多和家人一起出去旅个游,和谈得来的朋友小聚一下,少一些套路,彼此之间能不带任何目地的相聚。
90后、00后:
想要重温记忆中的年味
“上小学时,只要看到爸妈给买的新衣服就有了过年的气氛。”到了除夕,张燕就会拿出自己的新衣服,从里到外叠得整整齐齐放在床头,第二天早早起来穿着新衣服出门,和村里的小伙伴们相互炫耀,再一起拎着袋子去拜年,从村头到村尾,一圈下来吃的喝的样样都有。“以前哪怕是别人捧的一把花生都可以乐半天,现在的小孩连巧克力都不放在眼里。”张燕说,现在长大了,想要新衣服随时都可以买,没有新鲜劲了,拜年时也不好意思要人家东西了。“但是我始终觉得那时候过年的感觉,才算有年味。”
“现在家人聚会,感觉跟普通放假差不多了,过了大年三十晚上和初一上午就没什么过年的感觉了。”小李说,原来年味会从腊月持续到元宵节,现在拜年后就感觉年已经过完了。“我记得以前蒸包子、灌香肠、做汤圆,都是一家人一起动手,忙得热火朝天、热气腾腾的,现在都是找人加工或是买现成的。”于是,小李决定今年过年吃的东西要家人一起动手做,“不管好不好吃、好不好看,吃的就是这个年味儿。”
□青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