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红霞在大棚内指导农户
3月21日,农历的春分。这天上午,我们终于“逮”住市蔬菜技术指导站副站长、女技术员韦红霞,跟随她前往新坝镇黄山套农场。
这些时,韦红霞每天都在上洲下洲的田间奔波,“春天是蔬菜换季的时候,加强技术指导很重要。”一路上,韦红霞句句不离本行,聊的都是“种菜经”,什么春茬三苗栽培啊,什么在田蔬菜管理啊,什么及时腾茬栽种啊……不懂“三苗”?她笑了:茄子,大椒,番茄,我们统称“三苗”。
来到黄山套农场,放眼望去,塑料大棚一个挨一个,不时有挑担、扛锄的农民进进出出,一派繁忙景象。韦红霞说,这里是我市蔬菜瓜果供应的一个重要生产基地,集中了六十多家种植户,“家家户户都建立了联系卡,有情况及时联络”。
“老何,浇水呐?”“韦技术员来了啊!”钻进一座大棚,她熟络地打着招呼,习惯性地蹲下身子。“茄苗长得不错啊。浇水前要注意听天气预报,浇水后至少要保持两天以上的晴天……”老何停下手中的活,认真地听。
钻出大棚,韦红霞指着近处的一块荒地,回头问老何:“这块地是老高家的吧?怎么不种呢?荒掉多可惜啊!”
刘德洪夫妇种着七八亩菜地,认识“韦技术员”也有十多年了。走进大棚,满眼碧绿。来到一轮菜椒苗前,韦红霞轻轻拔起一根秧苗,仔细地看。“叶片齐全,根系发达,苗体健壮,长势旺盛,老刘,收成到家了啊。”韦红霞高兴地说。她又关照刘德洪,秧苗要注意保温保湿,适当通风透光,不能疯长。茄苗移栽到大棚外后,空茬可以种鸡毛菜,价格肯定好。刘德洪听得直点头。
“这是张步超家的大棚。”钻进棚里,只见夫妻俩一个在移苗,一个在担水。“大棚里温度高,失水快,早晨最好不要移苗。”韦红霞指着老张妻子手中的番茄苗说:“番茄苗根系发育快,生命力强,要求不是太严格的。如果是茄苗、大椒苗,就肯定不行了。”她叮嘱老张夫妇,移苗第一天,苗床要浇透水,这样带土移苗不伤根。
徐大妈、王大婶、小马、老郭……2006年春分这天的上午,我们跟着女技术员钻了一座又一座大棚,认识了一位又一位菜农,听她讲了一遍又一遍蔬菜种植管理知识,结束采访回单位的路上忍不住互相打趣:“怎么样,回家种菜去吧?”
□陈云 陆昌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