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筑牢业主权益保障防线 下一条:市图书馆书画公益培训结课
谁的“刚需”?谁的“广场”?
江洲广场夜市整治中的民生考量
  2025-08-25

本报讯 傍晚时分,江洲广场逐渐热闹起来。老李的烧烤摊就支在广场旁的人行道上,小推车周围聚着三三两两的顾客。他一边翻动手里的烤串,一边招呼生意,油烟袅袅升起,偶尔呛得路人皱起眉头。“一天挣几百,勉强够家里用。”他抹了把汗说道。摊位四周,电瓶车零散停靠,行人侧身绕行,主路上不时响起刺耳的喇叭声……这样的场景,在今夏的江洲广场几乎每晚可见。

热闹之外,争议与治理难题也随之而来。附近一家小餐馆的老板坦言,流动摊贩不需支付房租、水电,更省去了办理证照的各类成本,定价自然更低,对守法经营的“坐商”造成不小冲击。“我们每个月固定支出就要一万多,包子卖2块5一个,他们成本低,当然有价格优势,这并不公平。”

事实上,占道经营虽给部分居民带来“舌尖美味”,却也衍生出环境卫生、道路交通、食品安全等多重问题。油污污染地面,垃圾随意丢弃,深夜收摊后街头一片狼藉,环卫工人的工作量陡增。环卫工王亚苹告诉记者:“光是江洲广场东南方向那段人行道板,清扫起来就要比平时多花半个小时。”环管中心工作人员也表示,自从摊贩在这里“扎根”,每晚垃圾量比平时多出好几倍,“粗略估计,暑假期间一晚上就能产生40斤左右的垃圾。”

此外,人行道被占用,市民通行受阻,机动车道也常发生拥堵。记者观察发现,此处夜市缺乏活水导致餐具、食材和人员清洁不彻底,埋下食品安全隐患并容易引发交叉污染,且污水与垃圾无法及时处理又使得周围环境和卫生进一步恶化。这些“烟火气”的背后,实则是公共空间被挤压、城市秩序受挑战的现实。

把占道经营等同于“民生刚需”,其实是混淆了“便利”与“正当”的边界。面对这样的情况,城管部门并没有简单粗暴地一味驱逐。起初,他们展开了大量的柔性劝导和耐心说服工作。城管队员们挨个儿和摊贩沟通,向他们讲清楚占道经营的危害,以及对城市秩序和其他市民权益的影响,也倾听他们的实际困难。“知道大家不容易,但这样经营确实影响秩序和其他市民。”城管队员张翔这样说道。

然而,光靠劝离显然不够。真正棘手的是如何为摊贩找到合法、可持续的谋生出路。城管等相关部门也尝试以疏导代替取缔,目前,扬子商业广场的“海岛之夜”集市街区作为城区重要的夜市疏导点,对入驻摊贩给予管理费减免和设施支持等优惠,为流动摊贩们的生计出了“新招”。

目前,相关整治与疏导工作仍在推进。不少摊贩表示正在考虑搬迁。

从一味驱赶到疏堵结合,江洲广场夜市的治理转变,折射出城市管理理念的更新。它不是要消灭烟火气,而是试图在保留城市温度的同时,划清便利与公平、个体生计与公共利益的边界。正如上海、成都、杭州等地通过“设摊负面清单”“潮汐摊区”等方式探索规范经营,此处也在尝试让“刚需”回归合法、合理的轨道。

整治尚未结束,但预期中的画面已经清晰:未来的江洲广场,行人不必再绕道避摊,车道恢复畅通,夜间收摊后街面整洁如常;而在不远处的“海岛之夜”,摊贩们可在规范管理下有序经营,既不扰民,也无惧清查。烟火气不该只是无序的嘈杂,更应是所有人共享的温暖。这座城市的平衡之道,正体现在每一个这样的细节之中。

□ 阿冷

记者感言:

城市的烟火,该是所有人都能安心生活的温度。江洲广场的整治,正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它不是“伪刚需”对“真民生”的挤压,而是要让每个经营者都能在规则下,用双手换生活;每个市民都能在便利与公平中,享受到城市的善意。当“民生”不再被少数人绑架,当“刚需”回归公平轨道,烟火气才能真正温暖每个人。江洲广场的变化,正是朝着这个方向迈出的坚实一步。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54252078
位访问者
本年度:211523442 本月:11893428 今天:309009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