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当前,我市七万余亩水稻进入了生长中期。在我市各地,随处可见农技人员和农户奔忙于田垄间的身影,一场为水稻丰产的夏日“呵护战”正有序展开着。
日前,在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的品种安全测试展示基地,农户们正按农技人员划定的区域分片作业,拔除“试验田”里的杂草稻和其他杂草。田埂另一侧,农技人员正在一个个苗情点忙碌着,将一个个查苗数据仔细核对后记录在随身携带的记录本上。株高、有效分蘖数、叶色深浅等信息被整齐罗列,每一页都标注着具体的地块编号和测量时间,翻看起来一目了然。
市种子站工作人员戴振福介绍,查苗这项工作贯穿了这些新品种水稻整个生长周期。“苗期主要看成活率和整齐度,分蘖期重点盯有效分蘖数,孕穗期则要观察穗型大小,每个环节的数据都不能少。这些数据能为后续筛选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优良品种进行推广,提供最直接、最科学的依据。”
记者在现场了解到,该基地内于6月中旬移栽的11个水稻新品种普遍长势喜人,田间群体密度适宜,整体呈现出稳健生长的良好态势。
(赵紫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