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江苏兴隆防腐设备有限公司的厂区内,一台直径4.2米的圆柱体大件设备正被小心翼翼地装上运输车。公司顾经理提起近期的运输审批体验,不禁感慨道:“现在办大件运输手续,从提交材料到拿到许可一路畅通,货物装车后24小时内就能勘验结束,这效率真是帮企业解决了大难题!”这类大件货物“信用+审批”新模式的实践成效再度凸显,也是我市营商环境优化的有力见证。
作为一种特殊的运输行为,大件运输的货物不可解体,且依据车货总体外廓尺寸和质量分为I类、Ⅱ类、Ⅲ类,均属于需特殊审批的范畴。过去“一件一审批”的模式,让企业陷入“产得快、运得慢”的困境,即便同型号、同线路的货物,也得重复提交材料、等待现场勘验,可能会影响到企业生产节奏。随着我市制造业的快速发展,大件货物运输需求日益增长,也对交通部门的大件勘验审批质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深谙“营商环境是发展生命线”的理念,市交通运输局主动破题,将信用体系建设作为优化服务的核心抓手,强化落实大件运输许可“信用+承诺+批量”“信用+远程勘验”审批模式,为企业量身打造高效便捷的服务路径。针对信誉优良、管理规范的企业,新模式变“现场勘验”为“远程核验”,由企业联络员负责车货信息采集,审批人员通过线上系统实时查验,实现“企业零跑腿、勘验零等待”;对于运输量大、线路固定,装载方式、装载物品相同且无需公路加固的业务,则推行“一次审查、批量办理”机制,企业凭运输计划、项目清单及承诺书即可一次性办结多批次许可。这种“信用前置、承诺替代、科技赋能”的组合拳,直击企业办事痛点,让审批流程从“企业适应制度”转向“制度服务企业”。
今年以来,市交通运输局已与辖区内两家大件运输源头生产企业签订“信用+”审批新模式服务协议,通过专业化培训指导,企业逐步熟悉新流程、提升合规管理能力。截至目前,该局已高效办结大件运输许可11件,平均办理时限从3天压缩至1天,实现“当日申请、当日办结”,审批效率提升67%,企业物流成本随之显著降低。
“信用+审批”模式的落地,不仅是审批速度的提升,更是政府服务理念的转变。市交通运输局始终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通过信用与业务的深度融合,既守住了运输安全的底线,又释放了便民利企的红利。
下一步,我市将持续完善信用评价机制,扩大“信用+”服务覆盖面,让更多企业在诚信经营中享受政策红利,助力优质产品更顺畅地“走出去”,以交通服务的“加速度”,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动力。
(冷旭颖 王天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