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综合新闻 |
|
|
|
|
本报讯 随着 “二次元”文化的火热,“谷子”一词逐渐被大众所熟知,成为Z世代情感寄托与社交破圈的重要载体。在我市,喜欢自制谷子的年轻人,将本土元素化作可收藏、可分享的潮流符号,让传统地域文化在年轻群体的创意浪潮中焕发新生。
“大家快来看看我们自制的河豚吧唧,有卡通风格的、水墨风格的……”下午4点,在金山学院内,一群爱好自制谷子的学生正在进行一场另类的文创推介,推介摊位前挤满了人。透过人群,只见一位自制谷子的爱好者正在一个圆形纸片上手绘着一条卡通河豚,随后将圆形纸片放入吧唧自制机后,一枚可爱的河豚吧唧就新鲜出炉了。
制作者崔圣洁告诉记者,吧唧是“谷子”的一种,也是他们这群年轻人最热衷的创作载体之一。“因为吧唧现在太火了,年轻人里面10个人最起码有一半儿喜欢这个,所以我们就想到了用这一载体去推介我们扬中的本土元素,之前我已经做了不少送给我外地的朋友,他们也会挂在自己的痛包上,都觉得挺独特的。”
另一位自制谷子爱好者宋晓知介绍,除了手绘的河豚吧唧,他们还会使用当下流行的AI制图,生成各种不一样的河豚图案来制作吧唧:“我们希望通过年轻人喜欢的东西,让扬中的河豚文化‘活’起来,目前我们这个系列的河豚吧唧属于我校的明德文创,该文创也是我们学校孵化的创业团队项目。”
接下来,这群自制谷子年轻人还打算将河豚元素与谷子中的钥匙扣、立牌、亚力克冰箱贴等相结合,去丰富“河豚谷子”的类型,让独一无二的“河豚谷子”走出岛城被更多人知晓。 (赵紫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