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法治扬中
 
法院专刊
调解一线
当前位置:首页 >>本地专栏>>法治扬中>>调解一线
调解一线  
上一条:市法院立案庭法官走访诉讼服务点 下一条:她是否应承担“过期”的抚养费?
“芝麻官”的“芝麻事”
——记八桥镇调处中心调解员钱克林
韩文贵   2014-04-29
      他,浓眉大眼,爽朗的笑容,在矛盾纠纷调处这个岗位上一干26年,无怨无悔。他就是我市八桥镇调处中心调解员钱克林。二十多年来,他担任调解主任的原先锋村、幸福村无一起矛盾纠纷激化,无一件民转刑案件,无一例群体性越级上访,矛盾纠纷调处成功率达99%以上。因此,他多次被评为市、镇人民调解工作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      “芝麻事”也必须熟悉情况       钱克林退伍后就到原先锋村担任调解主任,“调解主任”这个名副其实的“芝麻官”,过问的都是家长里短、我对你错、丢东少西的“芝麻事”,老百姓但凡遇到矛盾纠纷,都可能找到调解主任,或评理,或协调,或决断。因此,调解主任这个角色,要求对全村的情况尤其是每家每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否则遇到矛盾纠纷需要调解时就会抓头摸脚,无从下手。从走上调解主任岗位的那天起,钱克林就深深懂得这一点。为此,他一有时间,就骑着自行车深入农户家中,与村民拉家常、交朋友、摸情况,大到家庭成员的职业、收入,小到养了几头猪、几只鸡等等,并仔细地记录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上。担任由五村合并的幸福村调解主任后,村地域面积增至4平方公里,农户1500多户,钱克林只用了几个月时间就跑遍家家户户,对每一户的人口结构、收入状况、工作单位、家庭关系基本上心中有数。现在,如果哪一户或邻里之间发生矛盾纠纷,他一般都能分析出矛盾的起因、谁是谁非,甚至请谁出面帮助协调,他心里都有个谱。      “芝麻事”也必须以情感人       调解工作这个 “芝麻事”虽小可不好办,调解得好,皆大欢喜,调解得不好,可能两头受气。对此,钱克林常说:“做调解工作就要带着一颗诚心,同时还要出于公心,唯有如此,群众才会相信你,对你的调处也才会放心。否则,村民家中或邻里之间有了矛盾纠纷,他宁可请求上级出面协调,也不愿找村里的调解主任办理。幸福村有一位80多岁的退休老人,原来一直按月轮流住在两个儿子家,老人每月从退休工资中拿出800元补贴给照顾他的儿子。老大媳妇比较心细,照顾老人比较周到,老人因此更愿意与老大同住。去年1月,兄弟俩因父亲的退休工资支出不明产生矛盾并发生争执,老人再也不愿意住到小儿子家。当时钱克林已被借调到镇调处中心,知晓纠纷信息后,他认真分析了矛盾的焦点,认为只有先调解好兄弟之间关系,才能解决老父亲的住处问题。于是,他一方面分别找兄弟俩谈心沟通,了解兄弟矛盾的起因,分别做双方的思想工作;另一方面又找他们的亲友、邻居代表、要好的朋友等多方进行了多轮协调,兄弟俩感觉到他确实是站在公正的立场上帮他们就事论理,诚心为了他们的家庭和睦,终于被感化达成一致,父亲的退休工资由老大保管并长期住在老大家,每月补贴老大800元。这样,父子、兄弟关系都得到了改善,长期居住在三茅的大儿子也回到了乡下,承担起照顾父亲的责任。      “芝麻事”更需要掌握信息       一个1500多户、4000多人的大村,仅靠调解主任一个人就把调解工作做好显然是不现实的,特别是借调到镇调处中心以后,钱克林要管的 “芝麻事”更多、更杂了。因此,他注重调动多方面力量,发挥多方面作用,掌握大量的信息和资料,掌握工作的主动权。       他在村里工作时专门组建了一支调解信息员队伍,在全村每个村民小组都配备了1至2名调解信息员,一旦发现矛盾纠纷或可能导致矛盾激化的苗头,就立即反馈到村里,使矛盾得到及时调处,消灭于萌芽状态。到镇调处中心以后,他又把在村里的做法向全镇延伸,做到信息早知道、情况早掌握、矛盾早调处。2013年7月的一天,八桥镇某村有一个建筑工人在南京一施工工地从自动升降机上摔下来当场死亡,因事故赔偿问题意见不一,死者家人、亲友和邻居多人欲赶往南京闹事,村里的调解信息员迅速反馈给钱克林,他立刻带人到场制止,同时通知南京施工方到扬中来协商解决,一直工作到次日凌晨3点,终于双方达成一致,协议得到当场履行,有效防止了事态扩大。       此外,钱克林还注意建立健全相关的台账资料,对半月一次的调解工作例会、矛盾排查表,都形成书面资料并妥善保管,确保有据可查。除简易纠纷以外的纠纷形成规范的卷宗,每年都有厚厚的几大本。他重视法制宣传教育,利用板报、广播、橱窗等阵地,定期进行法律、法规知识宣传,极大地提高了群众依法维权的意识。       钱克林当 “芝麻官”、管“芝麻事”26年,凭着认真、热情和专业,使其负责的人民调解工作始终走在全镇前列,得到了组织的肯定,更得到了群众的信任。 (韩文贵)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59344264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42034326 本月:3710201 今天:22193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