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游园寻梦 下一条:纯粹的白
美好生活 劳动创造
  2020-07-27

  □ 黄裕良 美好生活,劳动创造。它是一句励志名言,也是指引我一辈子努力工作、简单生活的明灯。——题记 煤矿工人启迪着我 我大学毕业后的第一份劳动锻炼,是在位于河北石家庄27军军垦农场的井陉煤矿干活。那年冬天,我和分配到核工业部工作的清华、北大、复旦、浙大、华地等高等院校的毕业生组成的大学生连在解放军的带领下,下井劳动锻炼。当时,外面冰天雪地,寒风刺骨,但在井下,我们却感受到了煤矿工人对我们的温暖和热情。 我们晚上下井,白天休息。每次从井下上来,互相看看,只见对方两只眼珠滚动和一口牙齿,都分不清谁是谁。下井上来天天要洗澡,皮肤洗得连穿衣服都疼。有一次在井下吃盒饭后,我把干活的手套丢在吃饭处,劳动时,老工人师傅见我拿钢钎时没戴手套,就急忙把自己的手套取下来,送到我的面前,笑着说:“带上,快!”我心头一热,说:“我去拿,你用着吧!”老工人说:“不行,我不带不要紧,我手上老茧厚。”说着就转身去干活了。我们干了一会儿老工人就温和地说:“累了吧,休息休息吧。”下班了,在井下煤层下行走的老师傅,一边走一边提醒我们:“注意,弯下腰,别碰了头。”他们说宁愿自己受伤,也不能让同学们碰破点皮。 在井下工作时时处处有危险。有一次一个翻斗车出了轨,从上滚下来,下面有正在劳动的人,我发现立即用左手猛顶上去,以减慢车的下行速度,几个工人见了,立刻上来,一起来,避免了一场事故。可我的手腕骨折了,师傅们见了抢着背我走,我感动得热泪盈眶。 50多天的井下劳动结束后,在送行的座谈会上,矿上的老马师傅说:“在这个社会,什么事情都要人去做,工作不分高低贵贱,只有干好干坏之分。我们在井下采煤,一铲煤能发几度电,能烧几壶水,就给别人带来了一片光明、一分温暖,给他人的美好生活增添一份光彩,我们煤矿工人就感到一份幸福一份光荣。”他的话,和我在井陉煤矿五十多天的煤矿生活,使我终生牢记:劳动最光荣! 学生贺卡激励着我 抱着这样的信念,我于一九七零年四月放弃在南昌大城市实验室工作的机会,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地方去工作,结果组织上分配我到核工业部华东地勘局江西206大队(县团级单位,地处赣南兴国宁都)工作。 一到那儿,我们就参加了誓夺第二石马山(即第二个万吨铀矿床)的大会战。该队工人们来自全国各地,大多是部队班长以上的转业军人,由解放军南京政治学院的营、团、师级干部指挥,连队编制。普查队的找矿员天天身背找矿仪器,爬山涉水,不管山坡峡谷,森林杂草,沿着工作线向前普查、找矿。勘探工人开动几吨重的钻机从一个山头转到另一个山头。他们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有的住的是帐篷,有的住的是老表家的柴棚、牛棚,吃的是红米饭南瓜汤。当地老表说:“你们真像红军队伍。”经过六年会战,拿下了第二个万吨铀矿床。在此期间,我到过普查队,上过半年的钻机,参加钻机搬家劳动、为会战做宣传工作。 1977年全国恢复高考。我所在的262大队子弟学校,严重缺少师资,特别是英语老师。领导试探地问我能否去子弟学校教高中英语 (领导得知,我初高中大学都是学的英语)。当时教师这个职业并不被人重视,那段时光自己想了很多:想到了自己求学的艰辛,专业的可贵,想到了在党旗下的宣誓,想到了被十年浩劫耽误的一代人,想到了孩子们求知的欲望。最后,我终于做出了一个令我苦了一辈子又乐了一辈子的决定——当一名教书匠。 决心下了,但困难接踵而来。首先是从1966年文革开始,到1977年恢复高考,我英语知识几乎忘光。我在暑假里就用从农场带去的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自学英语,学《英语900句》,学《英语基础教程》。开学了,白天上课听课(听一位香港籍英语老师的课),晚上自学,就这样开始了我边教边学的教师生涯。 接着的困难是没有好的教材,没有现代的教具。没有教材自己编,没有教具自己制。试卷讲义用钢板刻,上课唯一的教具就是粉笔。1982年开始港籍教师陈怡欣从香港带回了一台放录机,成了我们的大救星,学生们可以跟着录音磁带学习了。 再次是生活上的困难。因为我爱人在扬中,1980年开始,九岁的儿子跟我去江西上学、生活,我过上了既当爹又当娘的生活。从1977年到1986年,在二队子弟学校10年间,我教过化学、历史和政治,但主教英语,做了九年班主任,英语教研组长,送了八届高三,300多名二队子弟考入了全国的大学或中等职业学校。现在有的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有的是研究员,有的是工程师,有的成了我的接班人——人民教师。 1986年金秋十月,组织上为了照顾我们夫妻分居17年的生活实际,同意我调回扬中工作。在家乡,我先后在城中、市一中、市二中耕耘了17年,当过班主任,教务主任、英语组长,又为家乡送了八届高三毕业班,站课堂一直到实足年龄60岁。 在这段时间里,党组织给了我荣誉和鼓励。我数十次被评为市、局先进工作者,三次记三等功,三次评为市、镇优秀党员。 每当我翻看每届毕业生的留影,细阅所教的学生们从全国各地寄给自己的贺年卡,心里由衷地高兴和自豪:自己平凡的劳动给孩子们创造了美好的前程,让他们有了不一样的人生。 田园生活吸引着我 2007年我退休留校工作四年后,回到家中过上了正式的退休生活。 我的退休生活可以用 “丰富多彩”来形容:除了接送双胞胎孙子上下学,早晚坚持进行室内体育锻炼,我还坚持每天看书看报,学中国通史,近两年我看了近100部小说。与此同时,我还在老干部大学学电脑,在音乐班学唱歌,为二中的关工委、退教协做点事。 很多国内著名景点留下了我和老伴的足迹:上北京登长城,下广州游香港,访贵阳苗寨,登台湾金门岛…… 我和老伴都是在农村长大,在乡下,我们种了十年责任田,全家吃的大米不用买,种的油菜榨的油基本自给。因家靠江边,我们经常拾草砍柴解决燃料问题。 在防控新型冠状病毒期间,我们全家积极响应“宅家抗疫”。这个特殊时刻,我们的劳动果实派上了大用场:粮食蔬菜水果自给自足,基本生活资料样样都有。乡亲们总劝我:“你拿那么多的工资,还吃这个苦干啥?”我总是笑呵呵地回答说:“干点体力活,流点汗,不仅锻炼了身体,还有这么多收获,一举两得!”但我心里想的是:平凡的、不过度的体力劳动,不仅对身体健康有益,还为人类创造了生活资料,为自己、为他人的美好生活创造了价值。 平凡的生活历程,使我深刻体会到:人生来就在于付出,在于劳动,在于创造。干什么职业都离不开脑力、体力、智力劳动,离不开咬紧牙关努力奋斗的精神,离不开牺牲自我利益,甚至流血献身的品质。成千成万的先烈们是这样,现在抗击新冠病毒的医务工作者、社区工作者也是这样,他们以自己平凡劳动、献身精神,保卫了全国人民的安宁美好的生活,我们向他们学习,向他们致敬。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0480401
位访问者
本年度:16718625 本月:4786156 今天:14192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