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做事先做人 下一条:《结心寄青松》
迁 居
  2020-05-25

  □ 施直东 衣食居行,是人生的四项基本生活要素。 “居者有其屋”“安居乐业”“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自古以来,“居”,都是人生中孜孜以求的重要方面。 回顾我八十多年来的生活历程,共计经历过六次迁居,七个住地。这每一次的迁居,无不与整个社会生活的变迁与发展息息相关。 上世纪30年代,我出生于扬中县老郎街。那时候,父母亲在街上开了一家连家店。当时我们家没有属于自家的住房,那店面房是租赁来的。我童年时代,就在这里渐渐长大。 由于父母亲陆续有了几个孩子,觉得必须考虑要有自家的住房。于是,到解放前夕,父母倾其所有,在东街买了两间瓦平房。于是,我们一家迁到了这所房子里。这是我的第一次迁居。直到我读初中,就一直住在这里。 到解放初期,父母的小店歇业,一家人靠种田谋生。而我的两个哥哥都已先后成家,房子不够住了。建国初期,百废待兴,群众的生活也普遍比较艰难。父母亲当时只能在自家的一片高田上,因陋就简,搭起了三间草屋,我也就随父母和弟妹们一起到这草屋居住,一直到我高中毕业。这是我的第二次迁居。 到上世纪60年代初,我完成了学业,开始走上工作岗位。并且告别家乡,在江南一个山村建立了自己的家庭。这是我的第三次迁居。这里的住房,本是两间楼上下的百年老屋。因为我和妻子都有工作,经济条件基本能够应付。我们便将这旧屋改建成三间瓦平房。在这里,一住就是二十多年。 因为我的住家距离工作岗位稍远,而且遇上雨雪天气,乡间小道泥泞不堪。单位领导考虑到我的实际困难,便在小镇上为我们家安排了几间公房。我们便举家告别小山村,来到小镇上居住。这是我的第四次迁居。在这里,上班,购物,都比在山村里方便多了。 到上世纪70年代末,按政府有关政策,要解决好教师的安居问题。这时,我已近退休,县、校领导都给了我一定的经济补贴,使我比较顺利地在镇江市区购置了一套商品房。我们一家人便由小镇搬迁到市区居住,居住条件也上了一个档次。这是我的第五次迁居。在这里,共计住了二十年有零。 近年来,年纪渐大,腿脚不便,上坡,爬楼都觉得很有困难了。孩子们说:”爸,你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太好,住在这里不方便。给你换个房子吧。”我说:“这当然好。但我要算算经济账。”孩子们表示,经济问题并不太大。 很快,他们给我相中了一套住房。很快,我和老伴就搬进了新居。这是我的第六次迁居。这所住宅,宽敞明亮,空气流通,电梯上下,购物方便。是一个养老的好地方。 扬中文人姚湘老先生,1936年73岁时开始创作的《太平洲始末记》中,写当时的扬中民居:扬邑呼村曰埭,各个埭 “大小不一。长短不齐。居民结草为庐,庐舍鳞鳞。瓦屋不过十之二。” “望衡对宇(简陋的房屋彼此相望),比屋(屋子靠屋子)而居。一遇野火,则延烧不可救援。邑人防惧火患,较防盗贼尤急。”几十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扬中人的居住条件,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当年“结草为庐”,“瓦屋不过十之二”的扬中大地,新楼林立,鳞次栉比。与姚老先生笔下的扬中,自是不可同日而语。 而我这一辈子,由家里无自家住房,到有瓦平房加简陋草屋,再到自建瓦房,单位公房和城市商品房,直至现今的电梯房。由小街,到小镇,到城市。基本可以说,六次迁居,六次升级。 所以,我觉得,我的家乡人民和我这一辈子居住条件的一步步变化,是与我们的国家、我们社会的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50565817
位访问者
本年度:16804848 本月:4872379 今天:8404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