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
编者按:日前,经济日报记者来扬采访,我市科技创新上的独到做法引起了记者们的浓厚兴趣。9月27日,报道在经济日报一版刊出。现转载如下,以飨读者。
千年绿岛应潮生。
扬中,江苏省惟一的江中岛市,地处长江三角洲腹地,位于上海都市圈与南京都市圈中间地带,是联结苏南、苏北的重要通道,有“江中走廊”之称。
“江中岛”的特殊区位,既造就了扬中“江中明珠”的旖旎风光,也客观上造成了扬中资源和市场“两头在外”的局面。
“扬中自然资源匮乏,靠拼资源拼不出发展的速度、发展的效益。”
扬中市委书记王守和谈得很诚恳:“特殊的市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将发展的动力从消耗资源向技术创新转变。抓技术创新就是抓经济、抓发展。”
谋定而后动。扬中历届市委、市政府对鼓励企业技术创新做了大量实际工作。“重要的是营造科技兴市的氛围。”分管科技工作的扬中市副市长徐平告诉记者,“为了开好两次重要的科技工作会议,我们可是动了一番脑筋。”
一次是在1999年,一天半的会期准备了8个月,出席会议的人包括村支书、小学校长等上千人。会议请了上海的专家做新技术报告,并针对如何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在全市引起很大反响。
一次是在2006年,会议邀请了全市所有定报企业的主要负责人。在王守和做完一个小时的主题报告后,从扬中本土走出去的无锡企业家施正荣开始讲述他的创业经历及企业如何保持获利性增长的“蓝海战略”,与会人士听得十分认真。会议拿出了一份详细的《关于鼓励自主创新促进经济发展的意见》,多达14条的奖励规定,再次鼓舞扬中企业在更高起点上坚持走技术创新之路。
“1997年到1998年间,我在企业谈创建高新技术企业,听到的回答多半是,这个不关我们的事,是大企业、科研院所的事。”徐平感触很深,“现在是好多企业常常主动到科技局打听,有什么新的产业政策、好的科技产品?”
有两个数据在扬中被屡屡提起:2005年,只占全市企业总数1/3的118个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产品,实现销售和利税分别占定报工业总量的37.8%和70.9%。科技的“力量”可见一斑。
数据是静止的。走进扬中的企业,能深切感受科技潮流的律动。
在位于新坝镇的大全集团总部,摆放在露天场地上的一个10多平方米的智能化箱式变电站,正进入最后的调试阶段。大全集团董事长徐广福介绍,全国电力电器行业有近5000家企业在做着同样产品,大全产品因为有了系统智能化,价格就能上去。大全集团是电气行业龙头骨干企业、国家重点高新技术企业。该公司在控配电行业最早设立博士后工作站。集团每年技术研发的投入都高于当年销售额的5%,仅2005年用于科研技改的投入就达1.8亿元。对于企业今天的成功,徐广福很认真地说,“关键是要持续不断地投入。”
中电电气集团从上世纪90年代初一个镇办小厂,到如今变压器产业和光伏产业领军企业,“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根基。”董事长陆廷秀一语中的。该公司近3年来取得授权专利、受理专利、发明专利150多项,10多项产品填补国内空白,“研发第一”战略已根植于企业文化。
大企业重视科技,中小企业也不例外。马纪财是镇江万奇电器设备有限公司董事长,记者9月19日下午见到他时,他正在准备一个项目的标书。万奇公司目前开发的电缆桥架产品和技术,已经申请了14项专利,其中有一个产品还成功申请了国际专利。2年前,万奇开发设计的一个新型产品,由于疏忽了外观专利的申请,当市场上出现大量仿制品时,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造成了数百万元的损失。吃一堑长一智,“开发专利技术能开拓自己的市场,申请专利的好处就是保护这些市场。”马纪财这位自学成才的企业家信奉“每一项技术的生命力在于为用户创造效益”。
在一个标准厂房里的阁楼中,记者见到了扬中市三茅镇农民企业家徐小平。几年前,徐小平创办了为中科院南京土壤所生产肥料设备的企业,随后盯上了中科院的一项绿色肥料的生产技术。2004年,徐小平决定“拿来”这项技术进行产品的开发,由此创办了跨克肥业有限公司。作为专利技术提供方,中科院南京土壤所新型肥料研发基地占股49%,徐小平方占股51%。这项沉睡多年的技术“苏醒”了。徐小平给这个新产品起名为“巴泥”,现已成为江苏省沃土工程科技成果重点推广项目。“下个月就要看到实验结果了。”虽然还在投入阶段,但徐小平对“巴泥”充满了期待。
对于扬中企业的发展,王守和有一个很精辟的总结:“凡是在技术创新上舍得投入、投向准确的企业,发展质量就高,规模扩张就快,核心竞争力就强,再辅以‘普通产品保本、高端产品盈利’的市场策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自然胜出一筹。”
企业内生的科技动力,如同大潮般涌动在“江中岛”,释放出巨大的发展能量。2002年扬中市被科技部批准为“国家火炬计划扬中电力电器产业基地”,2004年被授予“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连续4届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称号。2005年,科技进步对工业、农业的贡献率分别达到48%和58%,技术创新已成为拉动全市经济快速发展的关键性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