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省委提出“创业、创新、创优”的“三创”精神后,富于开拓创新的新坝人把践行“三创”精神与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赋予“三创”精神更为生动形象、具体可感的内涵:“干部创事业、能人创企业、百姓创家业”。新时期的新坝人凭借着富有新坝特色的“三创”精神,实施全民创业,在“两个率先”征程中勇立潮头、勇当先锋,不断实现着新的跨越。
百姓创家业 民富水平显著提高
社会安定在民富,社会和谐在民乐。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只有每个家庭都富裕了,社会才能和谐稳定。因此,让每个家庭都拥有一份殷实的家业,成为新坝镇追求的第一目标。
新坝镇率先在双新村进行了建立“家庭致富档案”的试点,并在此基础上,将范围扩大到全镇。“致富档案”主要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家庭基本情况,包括家庭成员的年龄、政治面貌、文化程度、工作情况和个人特长等;二是目前家庭的经济状况,包括近年来的收入对比、主要收入来源、消费构成等;三是家庭综合情况分析,如创业优势、贫困原因、对发展生产勤劳致富有什么现实需要等等;四是基层党组织帮带情况,包括联系人、支持创业致富的措施以及落实情况等。
两年前,双新村12组农户于素美,家里穷得叮当响,后来村里通过建立家庭致富档案了解到她家的困境,不久便将其安排到大全集团工作,如今,于素美家生活殷实,儿子毕业也安排到村企工作,家庭年收入达2万余元。 和于素美家一样,双新村每年都有五六户从村里致富档案贫困栏里消失。“家庭致富档案”详细记录了各个家庭历年来的家庭致富情况,生活变化轨迹,架设了村党组织、党员干部、企业、家庭小工厂、经济能人与贫困户间的桥梁,不仅改进了村干部的工作作风,而且加快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步伐,还在很大程度上密切了党群关系,有力地推动了农村的稳定发展。
新坝还在全镇大力推进“百千万”工程,即:三百亩稻鸭共作及精米深加工、百亩花卉、百亩垂钓基地;千亩生态村、千亩蔬菜基地、千亩江滩围网生态养殖;万头猪、万只獭兔、万只蛋鸡项目,示范引导百姓党员充分发挥自身农村技术基础优势,带头创办科技示范园,带领群众开发农业结构调整项目,靠项目增收拓宽致富道路。农业服务中心周维龙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领办绿健苦瓜茶厂,今年已经带动苦瓜种植500亩。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他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引进苦瓜胶囊生产线,并成立了苦瓜协会,与沿江60多户苦瓜种植户挂钩联接,通过保护价收购,每年为农户增收近3000元/亩。双新村引进花卉种植和苦瓜栽培、加工项目,从领营业执照到生产、经营所需土地、厂房以及销售,一切都由村负责。在企业发展起来以后,村里动员部分农户移植栽培,以“基地+农户”的形式带动了村民共同致富,近年来,全村涌现了40多户种养大户,加速了农民脱贫致富的步伐。
据统计,2005年,新坝镇农民人均纯收入9000元,比小康目标值高出1000元;人均GDP达到5500美元,比2004年增长15%。
能人创企业 工业经济总量和效益不断攀升
一个能人办一个企业,可以带富一群人,一批能人办一批企业,则可以形成产业集群,带动一方人。新坝镇积极鼓励能人投资办厂,让懂市场、有经验、敢冒险的能人带领百姓闯市场。
近年来,新坝镇党委一直把“能人”队伍建设作为深入推动“强基”工程的基础性工作,拓宽渠道,广蓄贤才,把党支部组建在产业链上,建在经济建设的前沿阵地。去年以来,共培养了69名经济能人加入党组织,其中28人被列为后备干部。目前全镇各村已经按照一职一备的要求,建立了一支由青年致富能手、农民经济人、私营企业主等组成的162人的后备干部梯队。
士林电器老总陈道华原是一名企业供销员,在镇党委的支持鼓励下,他发挥广交朋友、懂经营、通市场的优势,与台湾电机公司合作,兴办了自己的企业,2005年实现产值3000万元;新坝镇自来水厂党支部书记葛玉龙,精通企业生产经营,在“三创”活动中,他发挥经营优势,采取股份合作的方法,投入200余万元,兴办了镇江三信化工有限公司,现已形成产值500余万元;新坝村村民张明德一家两代创办三家企业,分别占国内电热管三个产品销售的80%,2005年总产值达3000万元;立新村能人何纪荣带领村民与镇江某酱菜厂建立良好的购销合作关系,现在加工点业务十分红火;苏惠乳胶老总王学斌在农村劳动力转移中勇挑重担,近年来共吸收附近780户农民进厂务工,致富了一方百姓……
“勇当创业先锋,矢志区域发展”,一批又一批经济能人的竞相创业,营造了新坝加快发展、率先发展的浓厚氛围。2005年,该镇完成工业性投入7.3亿元,新开发28个项目,其中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项目就有12个,新增产值10亿元。
干部创事业 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
干部创事业,就是要让百姓创好家业,能人办好企业。新坝镇坚持做好创业的服务员,大兴民心工程,营造有利于创业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为丰富“三创”活动的形式和内涵,提高“三创”活动的效果,新坝镇在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三进三为”活动:进村,为村集体经济壮大出点子;进企,为企业发展献良策;进家庭,为贫困家庭脱贫尽力量。同时,为避免“三进三为”活动流于形式,他们以实实在在的“三个五”做其支撑:对村开展送实事、送科技、送计策、送健康、送文化等“五送”活动,促进农村和谐发展;对企业开展信息服务、技术服务、法律或政策服务、对外合作服务和组织协调服务等“五服务”活动,促进企业凝神聚力发展;对贫困户家庭开展扶就业、扶项目、扶就学、扶就医、扶危房改造等“五扶”活动,促进共同富裕。
一石激起千重浪。在新坝 “三创”精神的感召下,想干事、干实事的新坝镇干部越来越多,他们服务大局、服务经济的意识显著增强,从而促进新坝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和谐发展。广播电视站在推广有线电视过程中让利于民,将费用从400元/户降到250元/户;文化站积极组织开展送文化下乡活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在创建“全国文明镇”和“国家卫生镇”工作中,领导干部自加压力、身先士卒,团结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发扬“争第一、创唯一”的新坝精神,创新克难,奋勇争先……2005年,该镇分别获得“国家卫生镇”和“全国文明镇”称号;双新和新坝等5个村获得省文明村称号;大全集团、地税分局和国税分局等5家单位获得江苏省文明单位光荣称号。
□王汉英 高绍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