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扬中 |
 |
|
 |
滚动播报 |
|
 |
头条新闻 |
|
 |
扬中要闻 |
|
 |
综合新闻 |
|
 |
社会民生 |
|
 |
热线 |
|
 |
江洲论坛 |
|
 |
公告公示 |
|
 |
专题特稿 |
|
 |
影像扬中 |
|
 |
视听在线 |
|
 |
图闻扬中 |
|
 |
文苑 |
|
 |
健康 |
|
 |
关注 |
|
 |
风采 |
|
 |
媒眼看扬中 |
|
|
 |
|
|
 |
扬中要闻 |
|
|
|
贯彻市委九届十次全会精神系列报道之三 一个重要话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
|
陈云 2006-01-11 |
|
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地方盛,农村稳则社会安。市委九届十次全会上,全力建设具有扬中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个各方关注的重要话题。站在新的起点描绘蓝图,大家信心满怀。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和有效载体,对于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三茅镇党委书记马家胜说,新的形势下,要按照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要求,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努力推进我市实现跨越式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要不断提高农民现代文明素质,大力普及科学、推行移风易俗,加强农村文化阵地建设,广泛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农村要发展,经济是关键。新的形势下,建设新农村必须以新产业的发展壮大为支撑,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实现农业产业的战略转移。谋划全局的思路已经明晰,油坊镇党委书记朱晓阳认为,一是要强工业,认真做好农村工业发展的规划布局,积极引导各类工业企业向园区集中,走产业集群之路,大力发展农村工业;二是要优农业,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转变农业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三是要兴三产,依托中心镇的优势,大力发展覆盖城乡的服务业,鼓励民营经济投资第三产业,加快建立城乡一体化的现代服务业体系。
实现小康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扬中要在2006年全面实现小康,就必须进一步增加农民收入,加大支农力度,让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八桥镇红光村党支部书记傅德利认为,全会报告提出“一年奔小康”,明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增幅达到14%以上”,这个目标,既是积极向上鼓舞人心的,又是实事求是、切实可行的。他表示,2006年是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村党支部要结合第三批先进性教育活动的开展,围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团结带领党员干部找出适合本地发展的路子,为群众多办实事,让老百姓得到实惠。
农民是建设新农村的主体。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离不开培育和造就新型农民。老干部李名方建议,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升农民文化素质;要大力开展适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科技素质;要深入开展农村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提升农民文明素质。通过不断提升农民素质,强占农村发展的制高点。
新理念催生新举措,新举措带来新变化,新变化促进新发展。我们相信,在一系列支农惠农政策和农村改革的推动下,明年“三农”工作将有一个新的起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将有一个良好开局,我市农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书写新的篇章。 (陈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