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我市天然气一期工程顺利竣工点火,同时区域供水、城东文化广场、春柳中路和长江路等造福市民的重点城乡统筹工程正式启动,浓墨重彩地拉开了我市“十一五”期间城市建设的序幕。市领导王守和、陈晨、陆朝银、孙金林、赵根林、戴正春、徐新华、沈大银、张万龙以及各镇(区)、机关、部门负责人参加工程开工典礼。
“‘十一五’期间,我市将坚持‘民生为先、城乡统筹’的原则,建设一批惠及全民的‘民心工程’,全面提升我市城市文明和现代化水平。”在市区阳光花园天然气点火仪式现场,市委书记王守和发表重要讲话。他说,即将到来的2006年是我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实现全面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之年。作为推动城市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举措,此次启动的四项重点建设工程将对完善城市功能、提高市民生活质量、树立扬中良好形象产生积极深远的影响。他希望,全市各级围绕这些重点工程做好配套和服务工作,确保各项工程顺利推进;各建设单位要精心组织、科学安排、抓紧施工,把工程建设成为“精品工程”、“阳光工程”和“百姓满意工程”。
天然气点火,扬中进入天然气时代
上午9时58分,市委书记王守和与中燃公司副总裁徐超平一起摁下天然气供气按钮,随后一柱蓝色火焰在点火管口熊熊燃起,这标志着我市天然气一期工程胜利竣工,扬中进入天然气时代。从此,来自新疆塔里木的优质天然气将走进千家万户,我市也成为镇江第一个用上天然气的县市。点火仪式后,王守和一行来到阳光花园住户家中,实地了解天然气使用情况。
天然气利用一期工程于今年6月开工,总投资3300万元,是今年市委市政府实施的民心工程之一。目前,相关建设工程已全部结束,城区低压管网覆盖率达90%以上,城区安装燃气户达14000余户。
据介绍,2006年,中燃公司将实施二期工程,完成环城北路、新坝沿线等配套管线的铺设,预计明年上半年,我市开发区、新坝镇以及环城路外500米范围都将用上管道天然气。
区域供水,切实提高居民饮用水质量
作为我市城乡统筹建设的一项重点工程,区域供水直接关系到农村居民的饮水质量。28日,原丰裕地区集中供水工程的开工,意味着我市区域供水工程正式启动。该工程总投资120万元,目前施工人员正在铺设从明珠广场通往丰裕水厂的供水管网,明年该地区居民将喝到由市二水厂提供的自来水。
据了解,区域供水已被列为2006年市委、市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水气联动”重点工程。明年,我市计划投资800万元,铺设市区到新坝和港区的供水主干管线,总计25公里,届时区域供水覆盖人口将达18万人。预计至2010年,我市将实现整岛区域供水的目标。
城东文化广场,花园岛城新地标
城东文化广场,位于三茅镇区东南角,毗邻市长途汽车站,原先这里杂乱无章、污水四溢,是个典型的“城中村”,不仅影响了我市的整体形象,而且附近居民也怨言纷纷。
今年,我市决定对该地区进行整体改造,由三茅镇具体负责工程建设。据介绍,该工程总投入约8000万元,规划用地面积40200平方米,建筑面积为47300平方米,地下面积为2000平方米。
改造后的城东文化广场集文化、商业、休闲、居住于一体,南部规划为城市休闲广场,中间为文化商业步行街,北部为居住组团,将形成一个具有鲜明个性和较高文化内涵的高品位商业广场,成为东部城区的新地标。预计主体工程于2006年底完工,各项配套工程于2007年底竣工。
春柳中路、长江路,优化城区交通大格局
由于历史原因,作为城区主干道路的春柳路一直是条断头路,极大影响到城市交通功能的发挥和市民的生产生活。动工建设的春柳中路从江洲西路至环城北路,总长800米,宽44米,中间为22米中心绿岛,工程总投资2174万元;长江路东起田园路西至明珠大道,总长960米,宽20米,工程总投资732万元。这两条道路均采用市场化运作方式,由镇江恒中房地产开发公司负责建设,道路建成后,将有利于完善我市交通网络,进一步优化交通格局,为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民生为先”彰显科学发展,“城乡统筹”提升城市文明。气、水、路和人居环境,这些与市民生活关系密切实事工程的大力实施,折射了市委、市政府以民为本谋率先的执政理念,受到群众的普遍欢迎。许多市民笑容满面地说,感谢市委、市政府,民心工程为我们带来了实惠,我们的日子将越来越红火……
(顾永生 吉战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