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美食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新崛起 新定位 新发展 新作为——市委十届九次全会分组讨论侧记 下一条:送别巴金先生
关于制定扬中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建议的说明
陈 晨   2005-12-26

  一、关于“十五”期间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面临的形势 《建议》指出,“十五”既是我市综合实力提升较快、城乡面貌变化较大、人民群众得到实惠较多的一个时期,也是经历挑战、经受考验较多的一个时期。 我市“十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一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明显增强。“十五”期末,预计全市地区生产总值将达到109.3亿元。财政总收入将达到11.3亿元。二是经济结构更加优化,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二、三产业占GDP比重提高到96.9%,高新技术产业销售收入占工业总销售收入比重提高到33.6%。新办民营企业1885家,民营经济占全市工业经济总量达到80%以上。累计实际利用外资4.8亿美元,德国西门子、美国美盛、韩国现代重工等世界500强企业相继落户扬中。三是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城市化水平明显提高。“十五”期间,全市累计完成重点工程投资15亿元,相继建成扬中长江二桥、环岛江堤公路等一批事关长远发展的重点工程。四是“科教兴市”成效显著,各项社会事业协调发展。先后被命名为“国家火炬计划扬中电力电器产业基地”和“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市”。教育现代化发展步伐加快,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教育工作先进市”。文化、卫生、体育和社会保障等方面也取得了新进展。五是全面小康建设卓有成效,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达到14480元、7050元。六是城乡环境明显改善,“三个文明”建设协调发展。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力度加大。成功创建为“省级文明城市”和省“社区建设示范市”。顺利完成“平安扬中”三年创建工作,连续13次被评为全省“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地区”。 《建议》全面分析了我市当前面临的新形势。总体而言,我们面临的仍将是一个机遇与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的发展环境。从宏观看,世界产业加速向中国转移,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加快,我省沿江开发战略深入实施,为扬中快速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从我市未来发展的形势看,泰州过江通道、兴隆港区、铁本重组等重大设施和项目即将启动,为我市加快发展开辟出新的空间。只要我们充分把握机遇,振奋精神,开拓进取,未来五年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建议》指出,“十一五”是扬中实现第一个率先并向第二个率先过渡的关键时期。我们必须紧紧抓住重要战略机遇期,以全球的视野和创新的思路来谋划发展,以振奋的精神和务实的作风来促进发展,全面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 二、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建议》明确提出了“十一五”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为核心,以提高全市经济实力、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为重点,大力推进产业集群化、经济国际化、城乡一体化、社会和谐化,按照“一年奔小康,三年大推进,五年实现新崛起”的总体思路,把扬中建设成为经济繁荣、生活富裕、科教发达、环境优美、社会和谐的现代化水上花园城市、新兴的滨江港口物流中心和国内一流的电力电器产业化基地。 贯彻上述指导思想,《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必须把握以下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坚持又快又好。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率先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相统一,实现速度与效益、总量和质量的全面提升。二是坚持统筹发展。在全面贯彻中央“五个统筹”的基础上,重点抓好城市与农村、经济与社会事业、人与自然的统筹协调发展,实现三个文明同步推进、和谐发展。三是坚持以人为本。突出富民优先,不断提高城乡居民收入和生活质量。更好地保护群众的合法权益,更加注重谋划符合绝大多数群众意愿的整体利益、长远利益。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激发社会活力。四是坚持可持续发展。针对我市人多地少,自然资源匮乏、环境承载能力较弱的实际,更加注重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来促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大力发展环保型经济和循环经济,更加注重走国际化、集约化和可持续发展之路。 在综合分析各方面因素的基础上,《建议》提出了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总体目标是: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综合实力显著增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高于全省、镇江市平均水平,“十一五”末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比“十五”末翻一番,年均递增14%以上;经济结构更加优化,自主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显著提高,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到40%以上,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控制在全省平均水平的80%以下;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普遍提高,就业相对充分,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城乡统筹发展水平进一步提升,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公共服务体系更加健全;生态市建设加快推进,生态和人居环境进一步改善;经济体制不断完善,对外开放水平加快提升;党的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民主法制建设全面加强,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明显成效。2006年总体上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向着2010年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迈进。 上述目标的确定,总的要求是适应我市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又与“两个率先”总目标相衔接,既体现奋进性,又体现务实性、科学性。 三、关于“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 《建议》提出了今后五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共有九个方面。这里择要加以说明。 (一)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两个率先”的关键所在。《建议》提出,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抓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一是积极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二是着力构建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三是增强农村发展活力。四是大力发展农村公共事业。 (二)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议》指出,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要着重抓好以下几点:一是以自主创新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二是加快建设先进制造业基地。三是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 (三)切实优化生产力布局。优化生产力布局是“十一五”规划的重要特点。《建议》提出,要从三个方面进一步优化生产力布局。一是加快沿江开发。把加快沿江开发作为打造扬中后发优势的重中之重。二是优化产业发展空间。重点打造沿江产业集中区、新坝电力电器产业集中区、油坊精细化工工业集中区、西来桥工业集中区。三是优化镇村发展空间。按照“三集中”的原则,着力形成城区和中心镇、中心居民点协调发展的格局。 (四)全力加快富民步伐。《建议》将富民问题单列一个部分,充分体现了富民优先的原则。一是积极鼓励全民创业。大力弘扬“三创”精神,制定和完善各项政策,进一步降低创业门槛,为全民创业营造优良环境。二是努力扩大就业。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服务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企业。三是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一步健全城镇社会保障体系,加快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五)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要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加快城市化和城市现代化进程。一是进一步增强城区功能。促进城市产业结构与空间结构调整的有机结合,努力建设新兴的工贸城市。二是推进城乡共同发展。以城乡路网和环境设施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覆盖全市的系统化、网络化基础设施主体框架。三是进一步拓展城市化建设的空间。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进一步完善投融资体制。 (六)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开放。改革开放是加快发展的根本动力。《建议》提出,“十一五”期间,我市必须全面加快改革开放进程,为经济社会发展增添新的活力。一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引导和推进大中型企业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加快推进财税体制改革,加快建立健全公共财政体制。二是加快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与创新。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完善政府议事规则和决策程序。三是大力推进社会事业改革。建立健全多元化的科技风险投资和技术产权交易机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兴办社会事业,重点推进生产经营类事业单位完成转企改制。四是提高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更加注重重大战略资源的开发利用和战略投资的引进;更加注重对先进技术、人才、装备、管理的引进;更加注重招商引资载体的培育与建设;更加注重招商引资的针对性、科学性和实效性。 (七)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针对日益突出的资源环境约束,《建议》提出,必须努力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一是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调整产业结构,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引导企业发展先进技术型、节约能源型、环境保护型、生态建设型产业。二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以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为核心,大力推进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形成有利于节约资源的产业结构和生产、生活方式。三是切实保护好自然生态。以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为目标,健全环境监管体制,加大环保执法力度,强化从源头防止污染和保护生态,加强水环境特别是水源地的环境保护,努力提高城乡环境质量。 (八)深入实施科教兴市和人才强市战略。科技、教育和人才是增强扬中区域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建议》从三个方面提出了深入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的重点任务:一是加强科技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建立多元化科技创新投入体系,着力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体制。二是率先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抓好素质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三是构建扬中发展的人才优势。抓好党政人才、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和专业技术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抓紧培养专业化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 (九)积极构建和谐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市“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目标,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保障。《建议》从四个方面对和谐社会建设作了全面部署。一是全面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调、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深化“法治扬中”、“平安扬中”创建活动,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二是切实维护和促进社会公平。进一步完善社会利益协调机制,建立规范的公务员工资制度和工资管理体制。着力提高低收入者收入水平,逐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比重。三是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弘扬、实践“诚信博大、自强不息”的扬中精神,积极争创“全国文明城市”。四是加强诚信体系建设。构建诚信友爱的社会环境和互信互利的市场环境。 《建议》最后一个部分,专门就提高把握全局、统筹发展的能力,提升开拓创新、攻坚克难的水平,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和党员的战斗堡垒和先锋模范作用等问题进行了阐述,提出了明确要求。 四、关于“十一五”时期需要处理好的几个重要关系 “十一五”时期,我市新一轮发展的任务繁重而艰巨,必须把中央精神和我市实际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正确处理好一些事关全局的重要问题和重要关系: (一)正确处理好发展速度与发展质量的关系。“十一五”期间,必须以调整结构为主线,以转变增长方式为关键,以自主创新为动力,着力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坚定不移地走节约和集约发展道路,在推进经济结构调整中保持快速发展,在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中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益,在推进自主创新中增强持续发展的动力,努力实现又快又好发展,提高我市经济的整体素质和综合竞争力。 (二)正确处理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与推进城市化的关系。要顺应现代化建设的规律和发展阶段的变化,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思路,贯彻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方针,真正把推进城市化与建设新农村作为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作为“两位一体”的任务,统筹考虑,整体推进。要通过深入实施城市化战略,增强主城区对农村的辐射带动作用,加快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传播,形成以城带乡、以工补农、城乡互动、工农互促的新格局,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的面貌。 (三)正确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社会事业发展的关系。“十一五”时期,我们要在保持经济又快又好发展的同时,更加注重社会全面进步,使经济与社会相互协调、相互促进。加大财政对社会事业的投入,把新增财力优先投向基础教育、公共卫生、公益文化等领域,重点向农村倾斜,进一步加快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满足全市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不断提高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水平。 (四)正确处理好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关系。我们要把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社会可承受的程度统一起来,无论是制定促进发展的政策,还是出台深化改革的措施,都必须首先考虑是否符合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坚持将维护群众利益、改善人民生活作为改革发展稳定的重要结合点,在社会稳定中推进改革发展,通过改革发展促进社会稳定,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27500 
您是本站第
368792952
位访问者
本年度:35833021 本月:8411081 今天:109471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