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残缺不全的家庭的当家人如何处置好家庭与工作的关系?一个经济薄弱村分管农业的领导如何做好“三农”工作?一个镇江市劳动模范如何保持自己的“劳模”本色和荣誉?八桥镇干劲村党总支副书记、农业主任陆明芝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陆明芝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参加工作后,就一直奋战在最基层的农技服务岗位上,为稳定粮食生产、促进农业增收、帮助农民致富,也为干劲村成为全市农业生产的典型示范村立下了汗马功劳。近30年来,陆明芝总是把工作放在第一位。1998年秋,陆明芝的爱人生病需要到南京做全面检查。当时正值秋播的关键时刻,村里有几个农户因浸种技术掌握不好,小麦播种后没有出苗,找陆明芝帮助解决.陆明芝只好把妻子送到东站,委托一个亲威陪她去南京检查身体,自己立即回到村里扑在了工作上。直到晚上回家时,才知道妻子患了绝症。接着,爱人又不幸病故,这不仅给陆明芝带来了巨大的精神打击,更加重了他的生活压力。未成年孩子的培育教养、年迈父母的饮食起居都落在了他的身上。但他把家务活总排在早、晚,从不因此而耽误工作。
2000年,全镇推广使用“9520”水稻高产品种。而干劲村因经济薄弱没有有资金用于补贴农户,不少农户又是早出晚归,给这一新品种的推广带来了较大难度。为了确保全村统一良种当家,陆明芝就用板车起早带晚一家一户收农户的稻子,再集中卖给粮管所,将所得的钱买回新稻种再逐户送到农户手中,使全村良种推广率达到100%。有时为了工作的顺利开展,陆明芝还不惜牺牲自己的个人利益。有一年农忙到来之前,村里连维修农业机械的资金都没有着落。他就把妻子去世时组织上送来的慰问金垫了出来,用于农机保养、添置零件和购买柴油,解决了燃眉之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