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综合新闻
综合新闻  
上一条:市公安局开展专题法制宣传活动
司法善意为企业“松绑”
市法院灵活“换保”盘活资产
  2025-11-19

  

本报讯 近日,扬中市人民法院在审理一起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时,并未对被诉企业资产简单采取“一封了之”的强制措施,而是通过灵活变更保全措施,摸索出一条平衡债权保障与企业生存的可行路径。

案件起因是某置业公司欠付工程款,承包方提起诉讼并申请法院查封了该公司名下的10余套商品房。诉讼中,置业公司反映,被查封的10余套商品房无法网签销售,影响资金回笼,偿债能力不升反降。置业公司的困境引起了承办法官常红的重视。如果固守传统查封方式,不仅可能导致资产因拍卖而价值减损,更可能将尚有生机的企业推向绝境。

秉持着“如我在诉”意识和“善意文明执行”理念,承办法官没有就案办案,而是主动作为,多次组织双方沟通协商。最终,一个打破僵局的“放水养鱼”方案得以达成:申请方同意先解除部分商品房的保全,让置业公司能够出售回款、维持运转;对剩余商品房,允许置业公司正常出售,售房款汇入法院案款账户后,由申请方协助购买人解除保全并办理产权登记手续;当回款总额达到诉讼请求金额后,即解除对剩余商品房的保全。

此方案一举多得:对债权人而言,回款路径更直接、更有保障;对债务人而言,资产得以盘活,避免了因司法拍卖可能带来的价值贬损;对社会经济发展而言,则保住了一个企业的生存活力。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常红表示,法院的职责不仅是定分止争,更要立足发展大局,在依法办案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减少司法措施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此次灵活变更保全措施,正是司法服务保障实体经济发展的具体实践。

(许琪琪 奚嘉哲)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63751368
位访问者
本年度:221918321 本月:22288307 今天:191867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