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用手机扫一扫门口的二维码,就能进来歇歇脚、喝口水,感谢社区为我们劳动者打造的温馨港湾。”近日,在位于同心路的长江花城社区爱心驿站,外卖员蒋丰谷熟练地操作着手机,几秒后,驿站的门自动打开了。驿站内温馨舒适,桌椅、饮水机、电视机、报刊架、纸巾、雨伞等设施一应俱全。
“以前也知道社区有供休息的地方,但只有白天工作人员在岗时才能进去。”负责城北片区配送任务的蒋丰谷,每天要连续工作8~10个小时,遇到天气炎热或寒冷时,他大多会选择在取餐的商户临时休息,而喝水、充电都十分不便。“现在通过扫码都能进入,尤其是晚上配送高峰期过后,有了一个长时间可供休息的歇脚点,在这喝杯热水、充个电,能快速恢复精力。”
据悉,这座全新亮相的爱心驿站占地面积达40平米,是长江花城社区盘活闲置资源的民生新举措。“此前这块地长期闲置,我们考虑到城北片区户外工作者数量较多,却缺乏固定的歇脚点,便决定将其改造为爱心驿站。”长江花城社区工作人员周建华介绍,驿站的打造充分倾听了户外劳动者的需求,除了基础的休息设施,还配备了热水供应装置、共享充电宝和电视机,让户外工作者在忙碌之余能享受到便捷的服务。
“我们打造爱心驿站的初衷就是为了给户外劳动者提供一个‘遮风挡雨、补充能量’的温馨家园。”周建华表示,目前驿站的运营情况良好,后续社区还将根据户外工作者的实际需求,进一步完善设施配置,计划增设冰箱和换电柜,让驿站的服务更加全面、贴心。“户外工作者为城市的正常运转付出了很多,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他们感受到社区的关怀,让他们在奔波途中有个安心的‘家’。”周建华说道。
(徐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