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们提出需求到等待批复,前后只用了半年多时间,速度相当快。”提到公司新项目进展,宏为电缆材料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庆红对红光村的“助企服务”赞不绝口,直夸超出了预期。
快批快办
解企业“用地愁”
记者了解到,去年下半年,位于八桥镇红光村的宏为电缆通过招商引资引入船舶、储能高端柔性线缆制造项目。今年因生产需求,扩建厂房、新增用地成了“刚需”。
得知企业诉求后,红光村党委书记吴月萍第一时间向八桥镇政府汇报,并获得了镇政府的大力支持,快速开启“双线协调”:一方面多次上门与村民沟通征地事宜,获得了村民支持,另一方面,及时联动资规局等相关部门,高效率对接土地报批流程。
最终,宏为电缆总用地规模扩至22亩。“目前就等镇江方面的一个相关批复下来,下来后我们这边就能动工了。”姚庆红还提到,在等待批复的间隙,村里还贴心提醒他们要同步聘请设计师,最大限度压缩后续工期。
精管细护
护企业“运营畅”
每天一大早,八桥镇综合行政执法和应急办公室的派驻人员何跃勇和他的三个同事,就已在新韩通厂区周边执勤。与此同时,红光村的工作人员也已到岗,共同负责区域内的流动摊位管理工作,中午和晚上的饭点依旧可见他们的身影,这样的“全时段守护”,自今年8月起从未间断。
作为用工有7000余人的大型企业,新韩通曾因周边流动摊点乱摆、车辆乱停,面临“上下班拥堵”难题。为破解这一痛点,红光村联合多部门打出多套“组合拳”:硬件上,镇政府和村里共同出资,对新港大道的护栏焕新升级,变更为铁质护栏,并对通行区域和流动摊点进行“分流”,确保行与食互不干扰;软件上,与市城管局执法大队等部门共建,组建9人专项管理组,通过早中晚三班巡逻模式,守护企业周边秩序;此外,红光村还增设了2处餐厨垃圾收集点,设立驻厂城管办公室等,确保企业周边环境有序、干净。
如今,厂区周边道路实现了“全天候畅通”,村民和企业员工纷纷点赞,但红光村的精细化服务不止于此,“厂区内不定时有运营车辆出入,有时会短暂造成小拥堵,对此,我们也在关注周边地区的‘解题’方案,看看是否能运用到我们这边。”吴月萍说。
同心共赢
让三方“共享福”
“现在每个月能挣3000多元,蛮好的。”红光村红鑫物业保洁组组长任冬女的话,道出了红光村村民的生活变化。
为服务新韩通大量外来务工人员,红光村于2023年成立红鑫物业公司,截至目前已接管4栋员工宿舍楼的保洁工作。值得一提的是,红鑫物业的20名保洁员,多为村里赋闲妇女,此外,村里还专门聘请村民负责垃圾清运,真正实现了村集体和村民个人的“双增收”。
红光村还组建工作小组,入户摸排村民空置房,按需出租给新韩通员工。据估算,一年下来房屋出租总收入就能达到650万元。“成立物业公司、出租空置房,不仅服务了企业,也给集体、村民增了收。”吴月萍表示,希望大家都能分享发展红利。
在红光村,“服务企业、优化营商”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贯穿在土地报批、环境整治、民生配套中的具体行动中,该村正以企业需求为导向,以营商环境优化为纽带,实实在在书写着村强、企兴、民富的新篇章。
□ 匡雪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