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扬中要闻
扬中要闻  
上一条:“智造岛城”再添科技硕果 下一条:方昊为家乡扬中队助威
一条河,把小桥流水汇入幸福人家
  2025-11-13

  

新坝镇永平村的红旗河畔,清晨的薄雾还未散尽,河岸旁的人家已经热闹起来,在石阶上清洗刚摘的青菜,从河中取水浇灌农家小院中的花木,还有的沿着健身步道缓缓散步……清澈的河水,融入村民们的日常,平静中能品出幸福安康的味道。

作为每天都要与红旗河打交道的“老熟人”,红旗河河道清洁员葛美成最懂它的变迁:“我们这条河全长1.11千米,经过提档升级以后,河道里清清爽爽,我手里的活儿也变得轻松了。河道边还有漫道、小亭子歇脚,现在这边不光本村人爱来,周末、假日不少外村人都特意来逛呢!”

五年来,一条条河道历经“变形记”,不仅成了农民们春种秋收、踏实过日子的“定心丸”,还把“一湾碧水穿村过,沿岸人家枕河眠”的诗意搬进了日常。

谢大毛今年66岁,是手握300余亩地的种田“老把式”,大半辈子围着田埂转的他,最懂“水是庄稼命根子”的道理。得益于新修建的新坝镇新治北7组河道,这个秋收,他的田块水稻产量再创新高,腰包也更鼓了。谢大毛指着面前这条河笑着说:“我私下都喊它‘丰收河’,这条河通了以后,我们种田的最开心,地里的庄稼再也不怕被水淹、旱天没水浇,日子过得越来越有奔头了!”

新坝镇新治北7组河道是新坝镇今年新开挖的河道,全长504米,自今年5月投入使用以来,惠及周边农田600亩,解决了谢大毛、任文香等种田大户灌溉、排涝不畅等难题。

“环境美不美,看看河中水。河道不仅要建得好、改得好,更要管得好。”我市市水利局河长制工作科科长黄良建介绍,当前在我市,凡是群众叫得出名字的河流,都有河长负责,市镇村级河长共有200余人,“我们希望通过‘河长制’,把责任压实到每一段河道、每一个环节,让‘河畅水清岸绿景美’成为我市长久的生态底色。”

“一条河”的蝶变并非孤立存在,而似一张无形的网,将清澈与生机顺着水系脉络不断传递,最终与长江相拥,让沿江的水环境也迎来了华丽转身。

如今我市的沿江地区,碧波荡漾,江水清澈得能隐约看见水下穿梭的鱼虾,良好的水环境成了候鸟迁徙途中的“温馨驿站”;我市三茅街道营房村、八桥镇红旗村等沿江村落更是抓住沿江区位优势,打造起一个个特色农文旅项目与生态产业基地,既让村民在家门口实现增收,也让长江岸线的生态之美转化为可持续的发展之力。

“十四五”期间,我市实施农村小微水体整治工程83个,建成农村生态河道72条,完成农村河道疏浚整治834条,打造丰乐、兴华、乐源等4个水土保持生态清洁小流域,累计创建幸福河湖78条;推进河长常态化巡查、规范化履职,及时发现和解决河道垃圾清理、污水入河、河岸违建等涉河违规问题300余处。这一串数字,恰是五年来我市以水为脉、治水兴城的坚实足迹,更是生态惠民、幸福加码的生动注脚。

水流汤汤,一路奔流向前。这些“幸福的河”“丰收的河”“致富的河”“生态的河”,载着民生幸福与发展希望,在和美乡村的画卷中持续流淌,让清润底色永续、幸福图景长新。

□ 赵紫妍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61987434
位访问者
本年度:219961274 本月:20331260 今天:332595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