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加入收藏 | 设为首页
 
 看扬中
 
滚动播报
头条新闻
扬中要闻
综合新闻
社会民生
热线
江洲论坛
公告公示
专题特稿
影像扬中
视听在线
图闻扬中
文苑
健康
关注
风采
媒眼看扬中
当前位置:首页 >>看扬中>>文苑
文苑  
上一条:卜算子·秋韵 下一条:深秋闯关东
“我想扬中的乡村一定很美!”
  2025-11-11

  

□ 范选华

“我想扬中的乡村一定很美!”,这句常从那些客居城里已久的“扬中人”嘴里发出的感慨,藏着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也饱含对衣胞之地的眷恋。

来扬中呆上几天,他们总会发出这样的感慨:“原以为家乡农村还只是种菜养鸡,没想到现在的扬中,藏着江上吹来的风,裹着四时瓜果的香,连摘个草莓、采个菱角都像在逛田园美术馆。”

扬中当下的乡村,再不是简单的“田间地头”,而是把江南水乡的灵秀、农耕文化的质朴与现代休闲的惬意揉在一起,像一幅“可触摸、可体验、可回味”的田园画卷,让每一次到访都成了与自然的温柔相遇。

美在“田畴映水”的诗意里

扬中的乡村,生来就带着水乡的基因——田埂绕着河塘,稻田映着波光,连菜园子都挨着潺潺流水,走进去就像闯进了“桃花源”。

江畔的乡村,最是沾着水的灵气。春天里,连片的油菜花田顺着江岸铺陈,金黄的花浪映着江涛拍岸,偶尔有白鹭从田间掠过,翅膀带起的风都裹挟着浓郁花香。夏日的稻田里,秧苗绿油油地连成一片,田埂边的水渠里,小鱼苗游得欢快,傍晚时分,夕阳把稻田染成金红,蛙叫蝉鸣成了最自然的乡村音乐。秋日的乡村更热闹,瓜果飘香,桂子盛放,行走在蓝天白云和稻黄草青之间,仿佛揉进了梵高的油画里,秋阳不燥,眼及之处,满是丰收的欢喜。就连冬日,乡村也别有韵味,覆盖着薄霜的菜畦、一层薄冰的河塘,搭配着远处的粉墙黛瓦,就是一幅素雅的水墨丹青。

在这里,田不是“单调的庄稼地”,而是与水共生的景致:种着茭白的水田边,蜻蜓停在叶尖;养着鱼虾的池塘旁,柳树垂着枝条;就连菜园子都被水渠环绕,随手摘一根黄瓜,带着露水的清甜,咬一口都是自然清甜的味道。

美在“可玩可尝”的烟火气里

扬中的乡村,从不是“只可远观”的风景,而是能亲手触摸、亲口品尝的人间美好。在这里,充满诗意的“田园生活”已变为烟火日常。

扬中人从不吝惜大自然的乡野馈赠。阳春三月,“竹外桃花三两枝,正是河豚欲上时”,河豚的绝配当属扬中本地的燕竹笋,这也是颇具“扬中味道”的乡村美馔。“落叶空林忽有香,疏花吹雪过东墙”,天气渐暖,江边那成片的枇杷园里,一串串黄金果在绿叶里摇曳,剪下一串剥开,汁水顺着指缝流,甜得人眯起眼晴。秋收时节,亲子家庭走进乡村挖红薯,虽然手上沾了泥,但尝着那热气裹着甜香的红薯,孩子们真切尝到了“粒粒皆辛苦”的滋味。冬雪初霁的午后,温润的羊汤里泡几块京江脐,饱食之余,在田头小屋里慵懒地躺着,看那橙黄的柿挂在枝头,品味“然云火树寒”的意境,岂不悠哉悠哉?!

在扬中,不少乡村还藏着“邂逅美食”的惊喜:用刚摘的韭菜、大蒜炒土鸡蛋,用刚出水的鱼虾螺丝螃蟹做一锅鲜美的汤,用刚上场的新米煮出满屋清香,就连饭后的茶点、浓农市集的主打,都是乡村里晒的南瓜子、煮的玉米、定制的粉丝,烟火气里满是踏实的幸福。

最能勾起扬中人乡愁的,还是那“八大碗”、粯子粥、胡椒酱,糁子圆子面疙瘩汤,这些扬中人的“心头好”现在也已做成了扬中的乡村特色,只要你想,就能觅见惊喜,再次吃到“妈妈的味道”。

美在“古今相融”的农耕韵味里

扬中的乡村,藏着老底子的农耕智慧,也透着新时代的田园巧思,让“农耕文化”既有传承又有新意。

你去友好村的宽新圩,那里特意保留着传统的农耕工具,挂在墙上的犁耙、堆在角落的竹筐、老式的水车,农户会指着这些工具,讲过去“靠天吃饭”的日子;你来利民村,这里辟出了“农耕文化体验区”,孩子们可以体验挖红薯、编稻草人,在动手操作中,触摸老辈人的生活印记;你去永胜村的道士庙埭,那里不仅有采菱摸鱼、水果采摘的乐翻天,更有“九狮图”的非遗传承,崇学园的励志诗篇。

而新时代的巧思,让农耕更添趣味。你来三江湾,连点成片的乡村里出现了“地块认养”的新鲜事,让城里人线上“云种地”,线下由农户代管,随时能通过摄像头看蔬菜长势,成熟了还能亲自来采摘。你去知青滩农场,看老施这些新农人怎样把“科技农业”搬进田间,用智能灌溉系统浇地,用防虫灯代替农药,游客可以参观智能大棚,了解“科技如何让果物长得更好”。你来鸣凤的方家埭,这里今年刚入选第八批江苏省传统村落,探访村史馆,走进剪纸、杆秤手工坊,时空穿越,旧时光再现。再过二桥,看那西来村的“天然片场”,老屋空房变成了村史馆、龙狮馆、老物件展览馆;废地变成了田园驿站、健身公园、儿童乐园。最“文旅”的,还是新治的博物馆群,徜徉在已故大师陈履生编织的艺术世界里,你会瞬间恍惚,这里是乡村么?

美在“偷得浮生”的松弛感里

扬中的乡村,还是城里人逃离喧嚣的“松弛角落”,在这里,时间慢下来,心也静下来。

清晨的乡村最是清净,沿着田埂散步,听着鸟鸣,闻着泥土的气息,偶尔能遇见早起的农户,笑着打声招呼;午后可以在树荫下搭个帐篷,或是坐在竹椅上喝茶看书,阳光透过树叶洒下斑驳的光影,风里带着田野的清香;傍晚时分,坐在江边看夕阳,江面泛着金光,远处的归鸟掠过天际,连呼吸都变得舒缓。你去指南花海蹓跶,你来红旗小院坐坐,这些带着小清新的设计随处可见:院子里种满鲜花,搭着藤架,摆着木质的桌椅;你去南江尖沙的江花湾,你来太平洲头的雷公岛,在温馨的民宿留一宿,房间窗户对着田野,早上被鸟鸣叫醒,推开窗就是满眼的绿意。在这里不用赶行程,不用想工作,只是发呆、散步、体验,就能找回久违的松弛。

扬中的乡村,美在田畴与江水的相映,美在亲手劳作的烟火,美在农耕文化的传承,更美在那份“慢下来感受生活”的松弛。它不像景区那样热闹,却有着最真实的自然之美;它没有精致的修饰,却有着最动人的田园之韵。

这样的扬中乡村,值得你抽个空来走走,在田埂上踩踩泥土,在院子里晒晒太阳,感受那份藏在田园里的温柔与惬意。


  
  
  
版权所有:扬中市融媒体中心 扬中市新闻中心
苏ICP备05003211号 苏新网备:2014070号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32120200010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号:110420010
联系人:蔡祥斌 联系电话:88366811 
您是本站第
656254227
位访问者
本年度:213712234 本月:14082220 今天:375556
 
  本站不良内容举报
信箱:zy598y5@163.com
电话:(0511)88366811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WWW.12377.CN
  江苏省互联网有害信息举报中心
信箱:js12377@jschina.com.cn
电话:(025)88802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