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讯 “以前想看书得跑老远,现在家门口的书屋啥都有,看会儿书还能到旁边去活动下筋骨!”10月31日,在兴城村老埭上的农家书屋,70岁的张大爷戴着老花镜翻看着健康书籍,对书屋环境赞不绝口。今年以来,经开区聚焦老年群体精神文化需求,从队伍培育、阵地升级、活动创新三大方向精准发力,让阅读成为老年生活的新风尚,铺展“老有所学、老有所乐”的生动图景。
“参加镇江市首届‘银龄领读人’培训后,我更加觉得助力老年阅读事业发展的使命很光荣。”这是经开区“银龄领读人”队伍中退休教师薛玉初的心声。为破解老年阅读“组织难、持续弱”的问题,经开区注重从退休教师、文艺爱好者等群体中发掘培育骨干力量,他们熟知老年人需求,善用家常话语解读书本内涵,让阅读更接地气。
同时,由社区工作者和爱心人士组成的志愿服务队,配合“领读人”开展老年阅读活动,协助调试设备、朗读书籍,为视力不佳的老人配备老花镜、放大镜等适老工具,用贴心服务为老年人消除阅读障碍。
在各村(社区)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等,老年专区已是“标配”,不仅特别放置了健康养生、红色经典、地方文史等特色书籍,还通过多种活动吸引老年人的到来。经开区以农家书屋和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为核心,升级阵地矩阵,并通过“艺文兴隆”“道德讲堂”等线上和线下平台,结合“我为群众办实事”“茉莉花开文艺播种”等活动,将阅读服务延伸至村头埭尾,因地制宜为银发群体打造家门口的“精神家园”。
从春日的户外采风交流到秋日的读书沙龙,从“粽情端午 银龄伴读”到“饼映明月 阅享中秋”,经开区的银龄阅读活动精彩纷呈。今年来,经开区紧扣老年群体兴趣特点,打造“阅读+”特色活动体系,让阅读从“个人独享”变为“群体共享”,努力让阅读成为老年生活的“幸福底色”。
在结合春节、中秋等传统节日节点开展迎新、抗战等主题阅读活动基础上,经开区还组织青少年与老年人结对共读,一同品味诗词和经典著作,在书香中搭建代际沟通桥梁。
“书页翻动间,晚年更精彩。”如今,在经开区的农家书屋、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里,常能看见银发身影捧书品读、围坐交流的温馨场景。未来,经开区将继续深化银龄阅读服务,让书香浸润更多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为文化养老注入持久活力。
(王萍 朱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