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镇江日报》推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把手访谈专栏,专题访问我市市委书记贾晟。本报全文转载,以飨读者。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擘画的‘十五五’发展蓝图,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我们将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与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镇江工作重要讲话精神结合起来,一体领悟、一体把握,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推动扬中高质量发展跨越赶超的生动实践。”10月24日,扬中市委书记贾晟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说。
贾晟表示,扬中将引导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融会贯通,对标对表国家“十五五”发展纲要和上级部署要求,加强前瞻性研究,科学谋划一批牵引性、标志性的改革举措。一方面,咬定年度目标任务不放松,聚焦项目建设、富民增收、基层治理等中心工作,加强攻坚突破,确保“十四五”圆满收官。另一方面,以“五个岛城”建设为牵引,抓重点、攻难点,强产业、增动能,力争作出更大“扬中贡献”。
近年来,扬中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经济总量持续攀升,发展活力显著增强,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速7%以上;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预计可达74000元,较“十三五”末增长24.5%。今年,扬中获评第七届全国文明城市,位列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市第33位,交出了一份过硬的发展答卷。
产业根基愈发扎实。形成了智能电气、新能源、汽车零部件、临港装备制造四大产业集群,中低压智能电气产业集群去年成功入选国家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72.5%,培育了大全、蜂巢易创2家百亿企业,共有境内外上市公司4家、新三板挂牌企业2家,规上工业企业数量达656家,较2020年翻了一番。城乡融合稳步推进。高质量完成中央、省生态环保督察年度整改任务,《中国纪检监察报》头版报道扬中市长江岸线整治工作。连续4年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第一等次,2次获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领域真抓实干督查激励,1个省级片区引领、35个省级和美乡村支撑、全域干净整洁的乡村发展新形态全面形成。民生福祉持续改善。财政收入的80%用于民生改善,全力以赴办好人民群众关心关切的民生实事,创成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县,扬中市人民医院成功转设三级综合医院,成为首批省级示范性居家社区养老服务网络地区。改革活力加速释放。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革重点,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便利化的一流营商环境,营商环境工作持续走在镇江乃至全省前列。
“十五五”时期是扬中加快实现高质量发展、塑造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五年。扬中将始终保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战略定力,建设更高水平“五个岛城”,确保GDP、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工业总产值、城乡居民可支配收入等重点指标增速,总体高于镇江和全省平均水平。
一是以“智造”为核心,提升产业能级。扎实推进科技创新“五项工程”,深化与西安交大等高校产学研协同,拓展与ABB、西门子、施耐德等行业龙头战略合作,推动产创深度融合。支持大全、蜂巢发挥链主作用,持续攻坚优质重大项目、加大“四上”企业培育,带动产业链整体跃升。二是以“品质”为追求,彰显城乡特色。统筹推进新型城镇化与乡村全面振兴,发挥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片区示范引领作用,促进城乡面貌、功能品质与人居环境整体提升。三是以“生态”为底色,绘就美丽画卷。全面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生态治理结构,加快绿色低碳转型以及生态价值转化,精心打造“水清岸绿、江岛交融、和谐共生”的生动图景。四是以“幸福”为目标,增进民生福祉。始终将民生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巩固提升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市创建成果,全力推进紧密型医联体建设,扩大普惠养老服务供给,健全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把民生愿景变为幸福实景。五是以“实干”为基石,激发奋进动能。积极赓续“四千四万”精神、“上善若水、自强不息”的城市精神,深入推进“与担当者同行”专项行动,大力弘扬“实干担当、勇于争先”的优良作风,让“争第一、创唯一、干一流”的争先实干导向在扬中全市上下蔚然成风。
(童本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