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外大厂,我可能只是一颗螺丝钉,但回到宏飞,我希望把德国工业的严谨与环保理念,转化为推动传统制造业升级的‘引擎’。”谈及9年前放弃海外优渥机会、回乡接掌家族企业的选择,扬中市宏飞镀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王强的目光依然坚定。
作为土生土长的扬中人,王强的成长与父亲创办的宏飞镀业紧密相连。过去26年,他亲眼见证父辈在电镀这一“工业配角”领域站稳脚跟。大学毕业后,王强远赴德国进修汽车工程,并以优异表现获得宝马集团的录用机会。然而,在入职前夕,他却毅然按下“暂停键”,选择回归家乡。
“扬中作为‘工程电气岛’,电镀是桥架、母线等产品质量的关键支撑,尽管在很多人眼中这是一项‘传统辛苦活’,但我认为它更是亟待升级的‘关键赛道’。”2016年,王强正式回到宏飞镀业,开启传统企业的“焕新之路”。
回归之初,王强选择当一名“学生”。他深入车间,向老员工学习电镀工艺的核心诀窍,了解客户维护的具体方法。从镀锡的温度控制到镀银的精度把握,从客户需求到应急订单处理,他将车间视为“第二课堂”,记录下满满两本笔记。
随后,王强开始提出自己的“新想法”,却在环保投入和生产流程上遭遇理念碰撞。当他建议投入资金改造废水处理系统时,父亲和老员工担忧成本上升会影响利润;当他希望引入德国式标准化管理替代传统经验时,老技师们认为“没必要”。面对阻力,王强并未急于争辩,而是将德国工厂的流程手册翻译成中文分发给大家,并通过“对比实验”展示标准化操作带来的质量提升。
实实在在的成果最终赢得了团队的信服。近年来,宏飞镀业先后投入700万元进行厂区改造,新建3万平方米标准化车间,引入18条全自动生产线。废水处理系统升级后,企业提前达到环保新规要求,标准化生产实施半年,产品良品率提升6%,客户投诉率下降80%,不少企业主动上门寻求合作。
2020年,王强带领企业从“服务电气行业”向“拓展汽车零部件电镀”转型。他亲自组建“汽车零部件专项小组”,带领技术团队走访客户,精准对接需求。如今,汽车零部件电镀业务已占企业总营收的30%,服务范围涵盖底盘、电机等多个领域。2025年,企业新上“垂直升降全自动碱性锌镍生产线”,进一步提升了电镀效率与精度。
在王强看来,环保投入不仅是合规要求,更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近年来,宏飞镀业累计投入超千万元用于环保改造,引入行业领先的废水回收设备,并建立全流程环保监测系统,实现污染物排放的实时管控。“环保不是成本负担,而是生存必需,更是商业机会。”王强强调。
“扬中的电镀行业,不应只有‘传统’标签。”展望未来,王强为企业设定了清晰的发展方向:以技术驱动紧跟行业迭代,以绿色发展树立行业标杆,以稳定质量赢得客户信赖。他表示:“我希望用行动证明,传统企业只要敢于创新、踏实干事,同样能在高端赛道上脱颖而出。”
□ 徐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