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22岁的方培与家族事业正式“结缘”。父亲方道元交给他的,不仅是镇江润方密封件厂的钥匙,更是一道成长的考题:如何让一个传统小厂焕发新生?凭借江苏大学高分子专业的学识与“创二代”的魄力,方培用十三年时间给出了答案:将作坊式工厂打造为服务半导体与医疗行业的高精尖供应商,并正朝着更前沿的生化领域开拓进取。
立军令状突破困局:“四千四万”精神拓路前行
“给我个机会吧!”2012年,初接厂房的方培,面对父亲方道元的担忧,果断立下“军令状”请战,开始瞄准彼时市场占比40%的改性聚四氟乙烯。
这类耐腐蚀材料成了破局关键,大学选修的日语更成了“敲门砖”。他联系日本大金集团谈原料合作时,直接用日语和对方团队对接技术参数、聊原料纯度标准,让对方觉得这年轻人专业又实在,当场就敲定了合作,持续为其供应高品质原材料。更难得的是,这合作一续就是十余年:合作期间,方培从不会等对方来问,总主动对接生产需求、反馈实际使用效果;到了每月的付款节点,更是从没让对方催过一次。这份实打实的靠谱,让两家的信任越攒越厚。
2013年,方培上门洽谈拿下南京中石化百万大单,初尝成就感的同时,企业却开始陷入业务持平的过渡期。他扛起扬中老一辈供销员“四千四万”精神,一年200天奔走在外,最远跑到内蒙古镶黄旗开拓市场。“其实那段时间我对家庭是亏欠的,因此我十分感谢我的妻子,她经常对我说‘只要坚持就能超过90%的人’也给予我拼博的底气。”
手握核心优势攻坚:优技术、强战略夯实根基
“我更偏向有难度的产品。”方培的差异化思路,在接韩国客户订单时尤为明显。对方需按图纸提供组装件,要求企业从“纯生产”转向“生产+组装”。他带领团队吃透产品细节,以高专业度拿下订单,也让企业在同质化竞争中站稳脚跟。
“手上这道疤,是当年研发留下的。”方培指着经久不消的疤痕回忆,2012年8月,为调配出碳纤与玻纤的最优耐磨比例,他曾连续三个月泡在实验室,300多度的高温液体溅出,却没让他停下试错的脚步。
更具战略眼光的是,约莫十年前,他机缘巧合注册的www.PTFE.net域名,为公司带来初始自然流量。“另一个核心域名即www.PTFE.com由美国塑料巨头杜邦公司持有,经营期间有人出高价想买我的域名,我都回绝了。”在他看来,这个域名不仅是流量入口,更是企业在PTFE领域的身份象征,承载着长期发展的价值。
如今,他个人销售金额较创业初期增长20倍,当年财务手写的首年销售单,仍被他妥善保存,见证着企业的每一步成长。
开拓新域谋划未来:视频引流与转战生化双轨驱动
从改性聚四氟乙烯到PTFE、PFA等中高端工程塑料,从精密车铣刨磨到非标件定制,方培始终聚焦技术深耕。“我们投了大量人力物力,就为把工程氟塑料做好。”
面对线下行业同质化加剧、部分经营指标下滑的挑战,方培早已谋篇布局。2022年,他试水互联网短视频,截至目前抖音账号收获3.4万粉丝,每年通过视频引流实现二三十万销售额,为传统制造企业打开数字营销新窗口。
据了解,该企业目前在手订单超200万元。站在生产车间,方培对未来充满信心。他已“落子”购置近120万设备,下一步将冲刺北美及欧洲FDA等检测认证。“从传统的石油化工到半导体,再到生物医疗、生化领域,每一步都要稳扎稳打。”方培的自信,源于对产品的底气,也来自家人的支持:妻子的“陪伴式成长”是温暖鼓励,父亲“扶上马、送一程”的坚强后盾,让他敢闯敢试。
“我觉得自己很渺小,还需要通过不断地学习来充实自己。”尽管成绩斐然,方培仍保持谦逊。十三载深耕,这位创二代以“敢想敢拼”的初心,在PTFE领域书写了从追赶到领跑的故事,而未来的新征程,正等待他续写更多精彩。
□ 冷旭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