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日,市民陶女士专程来到市司法局,向公证处工作人员表达谢意,感谢他们成功调解了一起困扰其家庭多年的赠与纠纷。
这起纠纷的根源要追溯到多年前的一份公证协议——当时陶女士的父母与张先生签订赠与公证,约定将位于市区的一处房产赠与张先生,而张先生则承担赡养陶女士父母的义务。
去年陶女士父亲去世后,张先生依据公证书主张自己的受赠权利,但由于多年来双方之间积攒了不少矛盾,陶女士的母亲不愿承认这份公证,双方各执一词,争执不下。这场纠纷让陶女士和母亲多次向省、市各级部门投诉,并最终诉至法院。
面对这起复杂的陈年纠纷,市公证处主动介入调解,开展了细致的调查核实工作,调取了当年公证卷宗,查阅了当时所依据的法律法规,并对经办公证人员做了笔录,全面还原了公证办理的原始面貌。
在司法局的牵头下,工作人员组织双方坐下来冷静交谈,耐心告知各方救济途径;还专门邀请了法院金牌调解员陶法官参与调解,向双方详细说明诉讼可能面临的风险和需要承担的法律责任;公证处负责人则从专业角度出发,为当事人细致梳理案件涉及的法律关系,解读赠与公证的法律效力和后果,逐步引导双方从对立走向共识。
经过多轮耐心调解,双方最终达成一致:张先生支付陶女士及其母亲补偿款16万元,并不再承担赡养义务;补偿款通过公证处专用提存账户处理,确保资金安全;陶女士和母亲则配合张先生办理新的建房许可。协议签订后,公证处及时将款项汇入了陶女士账户。
接下来,市公证处将充分发挥“公证+调解”工作新模式的效能,不断探索更高效、更便捷的纠纷解决新方法,让法治力量更加可感可触。
(奚嘉哲 郭林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