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的小岛,暑气尚未完全消散,空气中仍裹挟着几分黏腻的燥热。公信社区的街巷里,年轻的社区干部范卿敏,身影已穿梭在居民点与绿化带之间——这是他雷打不动的日常巡查,从清晨到傍晚,他的脚步稳稳丈量着社区的每一寸土地。
上午9点多,阳光已有些灼人,范卿敏没骑电动车,而是沿着社区主干道慢慢走。“近的地方走着好,眼神能扫得细,哪处绿化带藏了垃圾、哪段通道堆了杂物,都能及时发现。” 他一边说着,一边弯腰捡起花丛里的塑料瓶,顺手把歪了的绿化灌木扶了扶。遇到早起买菜回来的村民,大家老远就笑着招呼:“小范,又出来转啦?”他也笑着应和,时不时停下跟村民聊两句,问问家里有没有需要帮忙的事,或是听听大家对社区环境的想法。
跟着范卿敏走了半个多小时,汗水已浸湿他的后背。他说,自己来社区工作满3年了,刚来时皮肤白白净净,村民们见了都客气地叫他 “范主任”,如今晒得皮肤黑了两个度,称呼却变成了更亲切的“小范”。“每次听到大家叫‘小范’,心里都美滋滋的,觉得这是把我当自家人了。”说话间,两人走到了村民田启英家附近,田启英正坐在门口择菜,见着范卿敏,连忙起身招呼:“小范快进来坐,中午就在家吃!”
田启英家门前的空地如今收拾得整整齐齐,种着几畦青菜,可早先这里并非这样。“之前家门口有三棵桂花树,还有个破旧棚子,挡着通道不说,一到秋天落叶扫不完,棚子也占地方。”田启英笑着回忆,“是小范和社区干部们一次次来跟我商量,还帮着一起拆、一起清,现在门口亮堂多了,我还能种种菜,住着舒心得很!”
不知不觉到了中午,范卿敏的手机步数已经跳到了6000多步。简单吃过午饭,稍作休息,下午2点,他又和社区干部还有环卫工人汇合——每周这天下午,是社区固定的“义务劳动日”。这周的重点是辖区内联合中心小学周边路段整治,“学校周边来往的学生和家长多,得把环境弄得干净整齐,让大家接送孩子时心里也敞亮。”
戴上手套、拿起扫帚,范卿敏和大伙一起清理路边的杂草、捡拾绿化带里的杂物。阳光晒得人额头冒汗,他擦了擦汗,手里的活却没停,偶尔还跟身边的同事叮嘱:“这边靠近学校,边角的垃圾要清干净。”直到傍晚,义务劳动结束,范卿敏掏出手机看了看,步数刚好超过10000步。
“每天走这么多步,累是累点,但看到社区环境一天比一天好,村民们日子过得舒心,就觉得值。”范卿敏说,这万步路,走的是责任,连的是民心,只要能为大伙多办点实事,多走几步不算啥。
□ 奚嘉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