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安全是诊疗质量的底线,更是患者生命的防线。”在新坝中心卫生院的药品巡查中,院长马利春反复叮嘱。这短短一句话,不仅是她对药品安全工作的重视,更是她一直以来扎根基层,坚守“让职工放心,让患者放心”信念的生动写照。在基层医疗的广阔天地里,马利春以敢为先锋、善作善成、担当有为的姿态,书写着新时期卫健人的温暖情怀与大义担当。 担任院长六年间,马利春始终把职责放在心上,把担当扛在肩头。百姓们对卫生健康的需求和期盼,是她开展各项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她巧妙以医共体建设为杠杆,千方百计拓展新项目,不断深化特色卫健服务,持续撬动基层医疗升级。2020年12月,疼痛(康复)科建成,为受疼痛困扰的居民带来了福音;2021年7月,胃肠中心创建,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专业的胃肠诊疗服务;2023年4月,与市人民医院签订外科托管暨共建协议,开启了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的新路径,让基层患者能更便捷地享受到上级医院的优质医疗资源;同年11月,拓展口腔服务中心,慢病特色科室建设持续深化……这一系列便民举措如春雨般浸润民心,不仅显著改善了当地患者的就医体验,更打通了基层医院医防融合的“任督二脉”,推动基层医疗服务水平迈上新台阶。 “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深谙此道的马利春在医防融合门诊建设上另辟蹊径。她带头自查医防融合门诊运行情况,从人员规范调配入手,不断延伸解决问题的前端触角。在激励医务人员参与医防融合门诊、提升服务能力和群众满意度等方面,她积极动脑筋、想办法,力求让医防融合工作落到实处。她还自创了“筛-联-防”三位一体工作法,鼓励门诊医生依托智慧医疗平台,对照服务对象健康筛查数据主动对接,将疾病防控端口前移。这一工作法为实现早诊断、早发现、早治疗筑牢了坚实防线,有效遏制了“小病拖成大病”的现象,让更多百姓免受大病折磨之苦。 无论是抗疫前线的冲锋陷阵,还是医院发展的攻坚时刻,马利春始终以率先垂范的姿态诠释责任担当。她将“想一流、争第一、创唯一”的新坝精神融入卫生院高质量发展实践中:主持修订内部管理制度汇编,让每项工作都有章可循,规范了医院的运营管理;健全绩效考核方案,用科学评价压实责任,充分调动了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编制岗位说明书,让每个岗位权责清晰,提高了工作效率。这些举措如春风化雨,激发起全院职工干事创业的活力。在她的引领下,“放心卫健服务”的目标正一步步变为现实,医院的各项工作稳中有进、持续提升。 作为市政协委员,马利春立足主责主业双向发力。一方面,她积极为基层卫健人鼓与呼,及时反映行业诉求,为基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争取更多支持;另一方面,她聚焦民生关切建言献策,《关于打通卫健系统全额拨款与差额拨款人员流动编制壁垒的建议》《关于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的建议》《关于重视 “12345”市民服务热线工单“首诊”评估的建议》……每一份提案都凝聚着她对基层卫生院发展的深入思考和对民生福祉的精准把握。调研走访时,她总会带着笔记本记录乡亲们的“急难愁盼”;视察监督中,她敢于直面问题提出改进建议;座谈研讨里,她总能结合基层实际给出务实对策……在政协履职的广阔舞台上,马利春用脚步丈量民情,用真心回应期盼,努力为百姓发声,为基层医疗事业发展贡献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