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众盼点@一“习”话
建设更高水平平安中国,事关事业兴旺发达、事关人民美好生活、事关国家长治久安。要坚定不移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在国家更加安全、社会更加有序、治理更加有效、人民更加满意上持续用力,把平安中国建设推向更高水平。
——习近平2025年2月28日在二十届中央政治局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
一句话点评
平安中国建设筑牢民生底线,以法治为基、科技赋能,织密立体化防控网,矛盾化解更高效,让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是发展之基、幸福之源。

利民村葡萄园工作人员 季成林
公安队伍为平安保驾护航,让我们百姓倍感踏实。

市公安局巡特警大队民警 刘青明
街头巷尾的常态化巡逻,是我们给市民的平安承诺。

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主任 宋陆军
平安扬中建设没有终点,只有连续不断的新起点。
群众说出一“习”话——正是反诈的知识入耳入心才能更好地保障自己财产安全,希望大家都能提高反诈意识,守护好自己的“钱袋子”。
“本来我是来介绍助农葡萄的,没想到还上了一堂特别生动的反诈课,了解了很多诈骗的手法,也增强了我的反诈意识!”作为受邀参与利民村“云游美丽乡村”直播的嘉宾,季成林对着镜头笑得格外真诚。“美景与甜蜜之外,更要给大家的‘钱袋子’加上‘安全阀’。” 民警结合助农直播场景,针对性讲解了网购诈骗、刷单诈骗等常见骗局。一场“云游”美丽乡村的直播活动在利民村展开,通过推介特色葡萄、宣讲反诈知识,为网友们送上了一场集美景、美味与安全于一体的反诈宣传活动,将一颗颗“安全”种子播撒进网友的“心田”。
直播间隙,季成林还拉着直播间的网友“现身说法”:“你们可别觉得诈骗离咱们远,刚才民警讲的网购退款、冒充客服那些招儿,都是冲着咱们老百姓的‘钱袋子’来的。就像这葡萄甜不甜得尝过才知道,骗子的套路深不深,也得听进去才能防得住。以后不管是谁说要转钱,咱先打个问号,多问问家里人,实在拿不准就找警察,准没错!”在他的带动下,直播间里的网友们也纷纷聊起自己听过的反诈故事,原本以助农为主的直播,不知不觉间俨然成了一场热闹的“全民反诈分享会”。
这样的场景并非个例。吾悦广场开展夏季安防、反诈宣讲活动,通过趣味互动宣传反诈知识,赠送小礼品;中高考期间宣传各种常见骗局,给出“反诈锦囊”护航考生钱包;沉浸式反诈“零距离”,开展“骗局大揭秘——全民反诈在行动”主题宣传活动,创新构建“校+警+社区”联防体系,为师生筑牢反诈“防火墙”;深入辖区企业开展“靶向宣防”行动,以多元化宣传手段织密反诈“防护网”,守护群众“钱袋子”……这一系列的反诈宣传活动持续走进市民的视野中,以寓教于乐的形式提升群众防骗意识,织密全民反诈安全网。
在“平安扬中”建设的生动实践中,反诈宣传作为守护群众“钱袋子”的重要一环,正以更鲜活、更贴近生活的方式融入城乡角落。截至2025年上半年,扬中市公安局反诈中心已成功帮助市民挽回损失近380万元,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0.8%,群众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51.8%。这些数字的背后,正是无数群众反诈意识提升、主动参与防范的生动写照,为“平安扬中”筑牢反诈安全防线。
群众说出一“习”话——我们晚上出来逛街、吃饭,安全感十足。
在备勤室里,巡特警队员已将装备整理完毕,一声令下,队伍迅速集结。警车引擎轰然启动,警灯骤然亮起,与沿街街灯交相辉映,照亮了夜幕下的扬中主城区。警车平稳驶过主干道,摩托车灵活穿梭大街小巷,步巡队员走进热闹的街区,无人机在必要时肩负起重任,他们以不同的巡逻方式在烟火气中默默守护一方平安。这“四巡合一”的网,正把平安细细织进夜色里。“自从这套新模式铺开后,街面扒窃、抢夺之类的侵财案件明显少了,特别是重点商圈,以前常见的顺手牵羊现在已经很少了。”巡特警大队民警刘青明的话语里带着欣慰,“我们晚上出来逛街、吃饭,安全感十足。”一位群众感慨。
在“平安扬中”建设的进程中,扬中公安不断升级防控体系。巡特警通过优化传统“车巡+步巡”机制,将摩托车机动灵活、无人机视野开阔的优势深度融合,构建起“车巡控面、摩巡穿巷、步巡守点、空巡揽全局”的“四巡合一”立体化布控网络。如今,主城区街头警车、摩托与民辅警的身影随处可见,这张覆盖98%巡防盲区的“安全网”,正是“平安扬中”看得见的守护。
“全域快反”模式的落地,让“平安扬中”的成色持续提升。数据显示,模式启动以来,市公安局累计接处警643起,开展夜间设卡盘查11次,出动警力5940人次、警车2070辆次,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3名。成效更直观体现在群众的安全感里:街面侵财类警情环比下降37%,重点商圈盗抢发案率同比下降51%,商户安心经营,市民放心出行。民辅警并肩,在巡逻防控、应急处突的一线坚守,用日复一日的细致与坚持,为“平安扬中”筑牢基层防线,让这座城市的平安底色愈发浓厚。
实践落点对应群众盼点——公安部门将持续聚焦群众需求,补短板、强弱项,让“平安”成为扬中最鲜明的底色、最坚实的保障。
矛盾纠纷化解率从77.8%上升到96.8%,刑事案件发案下降9.2%,群众满意度达99.6%。这一串串数字背后,是家家户户的安宁祥和,是夜晚街头的烟火繁荣,是扬中公安交上的平安答卷。
矛盾纠纷化解上,紧扣新时代“枫桥经验”,践行“矛盾不上交、平安不出事、服务不缺位”理念。开展“双进”党建活动,派出所所长进驻街道社区党委,社区民警融入村党委,将警务力量纳入社会治理网格,调动群众力量,推动资源、服务和管理下沉,架起警民沟通桥。社会治理优化方面,推动110与12345高效对接,明确110分流转办事项和12345分流事项,形成高效机制,让110与12345无缝对接,群众求助不跑空、问题解决更高效。在打击犯罪上,保持高压,反诈方面,扬中市公安局以守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为己任,精准施策,重拳出击,打出一套“打、防、宣”紧密结合的反诈“组合拳”,取得显著成效:全市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案数同比下降30.8%,群众财产损失数同比下降51.8%。同时,开展“打击整治网络谣言”专项行动,宣传法规,强化巡查,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我市公安始终以守护群众安宁、提升治理效能为目标,在矛盾化解、社会治理、打击犯罪等多个领域深耕细作,交出了一份亮眼的平安答卷。扬中市公安局新闻中心主任宋陆军表示:“打击犯罪必须零容忍,无论是电诈还是网络谣言,我们都要织密防护网,让群众安全感更足。”
下一步,我市公安将继续秉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提升治理效能,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扬中不懈奋斗,让这座‘平安岛“平安岛”更加安宁和谐,让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
□ 邹文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