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光微熹,露珠还在草叶上打着转儿。乡间小路上,“嘀嘀”的电动车喇叭声惊飞了枝头的麻雀。车辙碾过带着露水的泥土,在身后留下蜿蜒的印记。那个戴着黑框眼镜的年轻人,衬衫后背已洇出深色的汗渍,运动鞋上沾着新鲜的泥点,像往常一样准时出现在村口埭头。
“海洋这孩子,勤快得很!”正在清扫村道的保洁员耿习华直起腰,望着年轻人的背影笑道。六点十分的阳光穿过树隙,在周海洋身上投下斑驳的光影。这个33岁的村干部正手持油锯,随着“嗡嗡”的机械声,大叶黄杨的枝叶如绿色瀑布般倾泻而下。
周海洋是兴隆街道恒跃村的一名村干部,33岁的他在村里工作已经十余年了。入夏以来,园林植物普遍进入旺盛生长期,村里聘请了专职保洁员,每天定时清扫主干道、清运垃圾、修剪绿化带、清理沟渠,为了避开太阳最毒辣的时候,大伙儿往往清晨6点就开始上工。“你见过有几个三十岁出头的小伙子这个点就来帮我们干活的?大部分还在睡觉呢,只有海洋这个小伙子,雷打不动的热心。”在耿习华的口中,周海洋就是个既不装又实干的人。
保洁员开始上工的同时,他也拿起大剪刀和油锯,对着树木“唰唰”两下,一株大叶黄杨被他剪得圆润饱满,一旁的保洁阿姨直呼:“内行”。其实,这只是周海洋工作后学会的十余项技能之一。“工作之后我就一直跟着劳模村书记王世海学习,做秧田、驾驶插秧机、安装太阳能路灯、雕刻墓碑、种树修剪等等,只要是力所能及的事情我都会尝试去做。”
话音刚落,周海洋的电话响起:“西1组的自来水管道破裂,村里组织我们到现场维修,你离得近,先去啊!”彼时上午8时许,周海洋原打算修剪完先去吃个早饭,但接到电话后就直奔了现场。
“原来是大风天气加上水管老化导致的水管破裂,我去借双套鞋来。”周海洋一边打电话通知同事买维修材料,一边朝着村民家走去。现场,他和同事跳进脏污的坑塘,拿着螺丝刀和扎线,在烈日下默契配合,争分夺秒奋力抢修。主管道维修完毕后,周海洋和同事们还顺着管道逐一入户排查,检查入户自来水管是否有堵塞破裂、水表是否有损坏情况,保障村民正常用水。
正午阳光下的长廊,拖着长长的柱子的影子,周海洋顾不得休息,赶快回家吃了个午饭,因为他要抓好午间“黄金档”。“平时村民都要上班或者干农活,村民的休息时间,就是我们做工作的最佳时机。”周海洋告诉记者,一般利用中午休息时间才能把大家召集齐,下午他要和同事们一起巡查港湾新城小区的地下车库和消防通道。“所以趁着午饭午休时间,让他们抓紧把能用的东西搬走,不然就一并清理了。”
前阵子,港湾新城小区一期、二期新建的电瓶车充电棚正式投用,可同时满足800辆电瓶车充电需求。周海洋和同事一栋一栋地跑,一边把停放在消防通道的电瓶车往外挪,一边对居民做起宣教。在小区里忙完,周海洋又马不停蹄地回到了村委会,和其他村干部一起讨论最近的重点工作,村域主干道路拓宽、港湾新城防蚊防虫消杀、安全隐患排查、夏季征兵宣传、暑期学生活动策划……基层工作繁琐忙碌,需要耐心、细心、恒心,事情要一件一件安排,问题要一个一个解决。
“哪里要修路、哪里要装路灯、哪里危房必须改造、哪里环境卫生要整治,这些我们心里都要有一本明白账。”临近傍晚,太阳渐渐西斜,温度也开始慢慢降低。盘算着明天要干的件件事儿,周海洋骑着电动车迎着夕阳的余晖在乡间小路继续行驶着……
□ 杨蝶飞 |